李艾婧
內容摘要:本文從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聯角度,以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將山東省三大產業產值及國民經濟各行業產值分別與山東省GDP建立灰色關聯分析,以此分析山東省產業結構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探討山東省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方向,以促進山東省產業結構實現合理布局,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山東省 產業結構 經濟增長 灰色關聯分析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通常以三大產業的內部構成和之間的比例關系衡量其合理與否。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密切,伴隨經濟的增長產生產業結構變革要求,產業結構的變動與調整反過來影響經濟增長的質量、速度和效益。現代經濟增長的本質要求是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與優化。山東省作為我國經濟大省,伴隨經濟進入新常態,著力解決產業間和產業內部的結構問題,是其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
灰色關聯分析法
灰色關聯分析法是對系統發展變化態勢進行定量描述和比較的一種方法,通過對某一系統一定時期的不同序列數據的相關程度(即灰色關聯度)進行分析,判定引起該系統變化發展的主要、次要因素及其關系,其基本原理是比較數列與參考數列之間的關聯程度越大,說明因素的影響程度越大,即為主要因素;反之則為次要因素。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選取數據,建立參考序列x0=(x01,x02,…,xon)和比較序列 xi=(xi1,xi2,…,xin),其中i=1,2,…,n。
第二步,進行變量序列的無量綱化處理。運用初值法對變量進行無綱量化處理,使數據具有相同的量綱,便于比較。
第三步,求出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為計算關聯系數作支撐。其中,差序列為:△0i(k)=│x`0(k)-x`i(k)│,k=1,2,…,n;最大差為:M=maximaxk△i(k);最小差為:m=minimink△i(k)。
第四步,計算關聯系數。關聯系數:
第五步,求關聯度。根據關聯系數可以計算平均關聯程度:
第六步,分析結果。用關聯度的大小次序描述因素之間的關聯程度,關聯度越大,說明該因素與參考序列之間的關聯程度越大,反之則越小。
山東省產業結構與GDP的灰色關聯分析
(一)三次產業產值與GDP的灰色關聯分析
本文以2000-2015年山東省GDP作為參考序列x0,以同期山東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產值作為比較序列xi,見表1。
對表1數據采用初值法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即對每一數列的所有數據均用第一個數據除,得到新數列,再計算差序列△0i(k),然后計算灰色關聯系數,并依據計算灰色關聯度,結果見表2。
根據表2的關聯系數可以繪出2000-2015年山東省三次產業與GDP相關系數變動趨勢圖,如圖1所示,山東省第一產業與GDP的關聯程度一直呈下降趨勢;第二產業與GDP相關性一直保持較高水平,2004-2009年間小幅回落后,2010-2013年明顯升高,并超過第三產業與GDP的相關程度,之后又出現下降趨勢;第三產業與GDP相關程度在2009年前維持在平穩、較高水平,但2010年以后相關系數明顯下降,并低于第二產業與GDP的相關度。
從2000-2015年相關系數平均值來看,第一產業與GDP的灰色關聯度為0.633734,第二產業與GDP的灰色關聯度為0.882589,第三產業與GDP的灰色關聯度為0.838146。根據灰色關聯度的排序,山東省三次產業與GDP關聯程度的次序為: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與配第-克拉克定理中三、二、一的高級產業結構狀態尚存差距。
(二)各經濟行業產值與GDP的灰色關聯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民經濟行業分成17類,其中第一產業為第1類;第2、第3類為工業和建筑業,屬于第二產業;第4至第17類,包括交通運輸、信息技術、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服務、教育等屬于第三產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把三次產業構成進行細化,因此把產業結構按照17類行業進行深入考察,更利于發現問題,找準調整方向。
本文選取2007-2015年山東省GDP作為參考系列x0,以同期17類國民經濟行業數據作為比較序列xi,建立灰色關聯分析,得到山東省17行業與GDP的灰色關聯系數與灰色關聯度r(x0,xi),見表3。
表3結果顯示:公共管理與社會保障、住宿餐飲業、教育、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產值與GDP的關聯度排在第1-4位,這四個第三產業的國民經濟行業與山東省GDP的關聯度很高,說明近幾年山東省在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投入較多,發展較好。同時,餐飲住宿、物流倉儲快遞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明顯增加,教育的排名比較靠前。
第5-8位分別是第一產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工業,可見,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與GDP的相關度比較高,反映了山東省經濟增長中農業與工業的基礎作用,房地產業的排名與建筑業排名相呼應,反映了近年來房地產經濟對地方GDP拉動的突出作用。
文體娛、信息技術、居民服務、衛生、水利環境與公共設施、金融、科技、商業服務、批發零售的相關度分別位列第9-17位,可見,這些與人民生活狀況息息相關的行業發展狀況并不理想。文體娛、衛生、環境與公共設施的相關系數排位,反映出山東省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類的供給保障方面尚需加強;居民服務與商業服務等行業現有發展水平也較低,應該重視引導生活服務業的發展;特別需要重視的是,信息、科學技術產業的排位不佳,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恰恰需要依靠科技進步、知識與創新的驅動;另外,金融業的相關度也不高,這與山東省把金融業列為現代服務業重點產業之首、建設濟南青島雙核金融中心的目標不相符。
綜上,上述按行業分類進行的灰色關聯分析同樣印證了山東省經濟增長較多依賴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各類行業中只有少部分發展較好。endprint
(三)結論
山東省三次產業結構對經濟增長的關聯次序為,第二產業最重,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排位最后。從產業格局總體來說,呈現二、三、一狀態,距離三、二、一的高級產業結構格局尚有差距。從產業內部結構來說,山東省產業結構低度化問題明顯,傳統產業比重較高,行業結構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第一產業的產業化、現代化程度較低;第二產業對傳統制造業、采礦業、建筑業依賴較多,而在通信、電子設備等高端產業方面存在較大差距;第三產業則在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關聯系數較高,科學技術、金融、租賃等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后。
山東省產業結構優化建議
(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作為農業大省,山東省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優質、高效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格局;應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植主導產業,發展特色農業,走專業化、品牌化之路,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抓好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農民興辦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健全完善信息服務網絡,實現農產品生產、經營、銷售過程的信息化;重視農業科技儲備和利用,加快現有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引導農民和農村經濟組織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使產品和產業結構適應市場變化。
(二)以創新驅動第二產業結構升級
首先,依托技術進步和創新驅動,改造提升傳統工業部門。山東省需要加快工業技術更新改造,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加工深度和精度,加快傳統工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體來說,應做大做強機械、電力、工程裝備等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產業,走低能耗的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消費品產業產品和技術的更新換代,注重質量、技術、品牌戰略,延伸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其次,培育和拓展新興產業。綜合利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手段,整合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聯合創新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發揮創新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培育物聯網、云計算、通信信息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打造高端產業鏈;推動新醫藥和生物產業產業化發展,促進產業集聚;把握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打造海洋科技開發、資源勘探利用和海洋高端裝備制造于一體的現代海洋產業。
(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第一,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運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化程度,支持產業集聚,大力推動金融保險業、現代物流業、信息和商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構建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
第二,重點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以提高服務科技含量、規范服務標準和提升服務質量為目標,全面發展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特色旅游業、房地產行業、家庭和社區服務行業等生活性服務業,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消費擴大和消費升級的需求。
第三,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以新科技和新理念為支撐,加快推進服務創新,大力發展市場潛力大的新興服務業,培育創意產業、健康服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新興服務產業,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帶動山東省服務產業的升級發展。
參考文獻:
1.干春暉,鄭若谷,余典范.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5)
2.王玉玲.中國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商業研究,2013(12)
3.張連城,李春生.金融危機影響下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關聯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4(7)
4.李方正.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研究,2014(1)
5.劉晶.山東省產業結構優化問題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5(1)
6.劉思峰等.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第5版)[M].科學出版社,2010
7.付雨旋.中國產業結構變化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金融經濟,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