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弢,盧明,白瑄
摘 要 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現如今已觸及到人類生活的更方各面。新媒體這一科技新生產物對思政教育的影響為教育工作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這也就對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媒體環境下,重視對新媒體的研究,充分把握機遇和挑戰,有針對性地提出利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手段,這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新媒體;思政教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23-0085-05
新媒體和傳統媒介相比,具有更多的優勢,新媒體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交互性。但是新媒體自身也存在著缺點,如何利用新媒體優勢讓其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1 新媒體的優勢
1)新媒體涉及范圍廣。新媒體是一種傳播信息的新型媒介,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使用率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媒體。大學生通過微博、微信、網站等使用新媒體來獲取各種信息。大學生的時間花費在新媒體上的時間要遠遠超過于傳統媒體的使用時間。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新媒體自身的優勢,因為新媒體更加快捷、實時的信息和互動交往平臺對于大學生來說更加實用,傳統媒體過于落后呆板,新媒體形式大大吸引著學生們對其的好奇心。
2)新媒體的娛樂性。現階段,大學生們通過使用新媒體獲得更多的娛樂和休閑信息,因此大學生對新媒體更感興趣的內容是明星新聞、網絡游戲、網絡購物和娛樂節目等,學生熱愛這些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學生還沒有步入社會,心理發育不夠成熟,在面對自己學業上的壓力時,不能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自我調節,而會選擇新媒體上的信息進行放松,借助網絡娛樂來降低自己的壓力。
3)新媒體種類繁多。新媒體形式多樣并且變革速度也是很快的,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現,這些社交媒介在學生群體中非常受歡迎,再加上現在互聯網的不斷開放,準入門檻低,新媒體的競爭也不斷加劇。新媒體行業為了占據市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種新型的新媒體軟件。又因為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使用新媒體越來越方便。
2 新媒體對思政教育的影響分析
1)新媒體影響著學生的社會心理。學生們還沒有走出校門,社會經驗不足,面對復雜的社會還不具備成熟的應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也很容易受到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新媒體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它承載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廣泛、流傳性大,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的監管。有些新媒體企業為了爭奪用戶瀏覽量不惜采用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利用激發人好奇心的娛樂化信息內容,這些信息一旦在學生中傳播起來對于學生的心理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
2)新媒體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學生從入學到步入社會這期間是他們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視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學生對于是非正確的判斷能力還不是非常的成熟,又因為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其他文化和價值觀對學生現有價值觀的沖擊。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烈的。如果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不負責任和居心不良的媒體人,借用學生好奇心大肆傳播不良信息,這會給學生們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伴隨新媒體行業的競爭白熱化,讓一些做思想性的媒體被迫轉型,這也使得思想性和價值性的思想教育作品越來越少。一些不良的娛樂和社會信息沖擊著學生們的心理,容易讓大學生在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時期誤入歧途。
3)新媒體影響著學生的意識形態認知。中國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有很大不同,中國也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來自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入侵。有些國家基于某種目的通過新媒體來傳播“中國威脅論”,處心積慮地要給中國“潑臟水”,甚至有各種恐怖主義和邪教主義不斷沖擊著中國的法制和道德底線。如果學生們長時間包圍在這種信息之中,容易遭人利用,也不利于他們正確辨別是非。
3 新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
1)新媒體豐富了現有的教學手段。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十分單一,通常采取的方式就是課堂講解、思政活動、廣播宣傳等。這些傳統的教育方式現如今已經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了,雖然教育工作者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實際的效果卻不理想。新媒體不同于以往的傳統媒體,它的形式非常多,不僅花樣多而且內容十分精彩,大量新穎的設計能夠快速抓住學生的眼球,互動方式能多角度讓大學生感受思想教育的內容,使用新媒體能夠大大增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豐富思政教育的手段。
2)新媒體拓寬了思政教育平臺。新媒體的發展,縮短了人們獲取各種信息的時間。加之移動互聯網設備的不斷增多,各種類型的媒體社交軟件層出不窮,學生利用這些軟件能夠隨時查閱思政教育的信息資料,了解最新的時政資訊,比以往依靠課本的思政教育教學效率提升了很多。學生獲得思政信息不再局限于學校這個相對狹窄的空間,學生通過使用新媒體還可以獲得其他高校,甚至是全世界最新的思政教育資料。學校不再是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的主要場所,新媒體成為了思政教育新的平臺。
3)新媒體促進了大學生的自主意識的形成。傳統的教育方式和環境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是最普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兩者之間的地位存在不平等性。新媒體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教師和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一樣的,學生和教師都能在新媒體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具備傳統教育方式不具有的優點,新媒體的使用能夠大大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能力,這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極有利的。
4 正確利用新媒體促進思政教育發展的建議
1)加強對新媒體不良信息的監督與管理。在如今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中,新媒體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對于新媒體環境的凈化和信息安全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要加強對新媒體中不良信息的有效監督和管理,為大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我國正處在社會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凈化網絡信息,改善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2)充分拓展新媒體平臺。利用新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將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智能手機的普及對大學生們的思維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利用智能手機4G網絡技術的發展,開放思政教育新平臺。新媒體還有不限時空和地點的特點,可實現學生和教師的良好溝通。通過新媒體學生可以更加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大學教師利用新媒體優勢能夠更加快速地了解到學生們的實時動態,方便因材施教。新媒體還具有便捷和匿名的特點,當提問不方便或是面臨比較尷尬的問題時,都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溝通。
3)大學生應學會正確使用新媒體。新媒體有很好的互動性,但是進入新媒體的門檻通常較低,所以新媒體上信息比較復雜;新媒體還具有很強的匿名性,大學生覺得新媒體環境更加輕松,大學生們受新媒體環境影響,自身的控制能力就會減弱。所以大學生們要樹立正確的新媒體使用觀念,正確使用新媒體。在合理使用新媒體的同時,大學生還要提升自身的保護意識,在不違反法律道德的同時也要保障好自己的權益不被侵害,合理安排自己使用新媒體的時間,做到不依賴新媒體,能夠有效調節自己的行為。因此大學生要時時刻刻進行自我教育,樹立正確的新媒體使用觀念,做一名合格的新媒體使用者。
5 結論
新媒體時代讓信息傳播的渠道變得更加多樣,不僅拓寬了思政教育的渠道也為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新媒體這一新興產物為我們的生活、教育事業帶來了新鮮的血液,我們要合理利用新媒體,將其良好功能發揚光大,帶動思想教育事業的改革。
參考文獻
[1]譚俊.基于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研究[J].理論觀察,2018(8):48-50.
[2]陳陽華,郝風平.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話語體系重構[J].教師,2018(23):10-11.
[3]盧秋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2):21-23.
[4]汪艷麗,魏媛鶴.新媒體環境對思政教育內容延伸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10):118.
[5]汪艾玲.淺談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3):37-38.
[6]鐘培陽.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探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33(1):33-35.
[7]符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8):34-35.
作者簡介:姜 弢,山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