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林貴
摘 要:初中生物學科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的一門新的學科,也是學生在初中階段了解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從學科知識容量來看,學科知識涉及面廣且容量很大,現今的教學水平已經從以前單純通過書面考試來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轉變為運用多種方式綜合評價學生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我們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以學習成績的好壞論成敗,而是要看其各方面的發展與變化。隨著教學改革的縱深發展,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已成為生物課堂的追求。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校課堂;學習效率
在現階段,大多數學科的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開始新課學習之前沒有過渡、課堂形式單一、課堂結束之前沒有對本節課學習內容進行整理和總結,這都是影響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直接因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師授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狀態以及聽課效果,爭取構建足以吸引學生興趣、足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高效生物課堂。故而,本文將從以下幾點出發,來闡述初中生物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方式。
一、發揮生生之間的幫帶作用
教學改革要求通過的師生和生生互動開展課堂活動。所謂“生生互動”,指的是課堂中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包括小組討論、相互評價、相互激勵、互幫互學等合作互助,以建立合作與競爭的生生關系。而生物知識特別是現行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都比較有趣,與生活現實結合得比較緊密,所以生物課正是訓練學生合作、發問、討論、總結進步的最佳場所。盡管初中學生在如何與同學進行合作互動方面還不成熟,組織他們進行良好合作還不是很困難,所以初中生物課堂中不能忽視這一合作能力的培養。
二、精講多練是構建生物學高效課堂的有力抓手
做到“三講”、“三不講”,以達到精講的境界。“三講”是指講方法、講技巧、講規律。“三不講”,即學生一看就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就明白的不講,教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通過“三講”、“三不講”,最終做到精講,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每個學生在現有的水平上都能有所提高。
多練能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練是打好知識、技能基礎的有效手段。在精講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較充裕的時間,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典型題目的訓練,做到舉一反三,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解題技巧,發展學生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如:我在引導學生復習生物圈中的人時,特別強調該部分內容的重點是圍繞人體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新陳代謝來進行的。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與人體新陳代謝直接有關的四個系統的題目,課上請同學們上臺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并給出正確的解答。教師適時指出,有關新陳代謝的題目往往是將四大系統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而這樣的題目大同小異。教師展示出典型的例題,并引導學生總結出一般的解答方法。
三、善用情感因素提高課堂效率
隨著初中生物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新型師生關系。這種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平等二字。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就必須師生互動。課堂上師生互動主要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形式體現。師生間、生生間的對話應該是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交融,教師在互動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糾正與補充,學生在互動中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改造或創新并形成規律。這樣的課堂才會有活力、教學才會達到高效。
師生互動能否實現,關鍵在于教師的講解是否能使學生注意聽、樂意聽。我以為,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去,真正成為活力課堂的主人,與教師講課時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飽滿的熱情全神貫注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中,講起課、說起話來辭懇情切、興致勃勃、神采飛揚,這種形象和狀態本身就會自然產生一種誘人的魅力,從而感染學生,使學生也興奮起來,整個課堂氣氛也隨之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增大每節課學生的思維空間
在增大每節課學生的思維空間,最關鍵的是激起學生思維的欲望。所以必須上好每一節生物課,要精心準備,設置一些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究的問題,去吸引學生主動地學習,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欲,最后告訴學生這些問題都將在我們的生物課中得到解答,把學生真正帶入學習生物這門課的熱情中。例如,我曾經就用蝗蟲做呼吸器官位置的實驗,讓學生看到將頭浸沒在水里的蝗蟲竟然沒有窒息而死現象的同時留下思考的問題,結果學生興趣盎然,課后把我圍了一圈,問這問哪的。我當時非常高興,心想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對培養學習生物的興趣這個策略是成功的。而在以后每節課中,我們也要堅持,通過設疑恰當地提出問題,激發興趣、引發思維。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做小實驗,根據我的實踐,學生在紙筆習題中有疑問時,教師用實驗、討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解決也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隨著教學改革的縱深發展,“有效”、“高效”已經成為理想生物課堂的孜孜追求。讓我們拋開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為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生物上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而努力,扎扎實實上好每一堂課,注重生生的幫帶、增大每節課課的思維空間、注重課堂上的情感因素,“讓生活走進生物,讓生物走進社會”,使生物課堂煥發具時代氣息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