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 要: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是數學知識深入研究的前提條件。計算能力也是小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因此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針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及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策略
計算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計算能力也是綜合能力的具體表現之一。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基礎。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通過計算來落實,幾何知識的教學要涉及周長、面積、體積的求法,這些公式的推導與運用同樣離不開計算,至于簡易方程、比例和統計圖表等知識也無不與計算密切相關。本文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包括口算、筆算、估算和簡單的計算,巧妙對小學生進行灌輸,在個性化的教學中來鍛煉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為了彰顯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個性化,可創設教學情境,將計算教學與情境建立聯系,以此來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注重計算部分知識點教學的層層遞進,既能實現對以往知識的復習,也可大大提高小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能力,計算能力會大大增強。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多位數乘一位數》時,教學筆算,教師可以先從多位數乘一位數無需進位的題目,如“24×2”,進而引出進位的知識點如“24×5”,通過不進位向進位過渡,來讓小學生了解乘法的特點和計算規律,掌握基本的計算規律。在進行筆算時,則對口算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且筆算的難度越來越大,口算出現的頻率就越來越高,強化小學生的口算訓練是重要基礎。
二、培養數感
在計算中學生一定要具備數感,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計算數感更為重要,如一些乘除法表和20以內的加減法。教師還應該讓學生積極地探索新的計算技巧方法,講求創新,不論計算的方法如何,只要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那么這種方法就是好的、有效的。而獲得這種技巧就需要數感。計算教學是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在一起的,在計算學習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估計問題的結果,并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逐漸培養鍛煉學生良好的數感,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通過有目的地計劃、分步驟地訓練才能形成。教師先要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計算不再懼怕,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計算,另外,在計算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先從算理講起,讓學生從理解中找到方法,從方法中悟出規律,最終形成思維模式,從而提高計算能力。
三、講清算理,讓學生遵從守則靈活應用
小學生以具象思維為主,因此我們要將抽象問題具體化。例如在三年級課本中的應用題:一個圖片中同學們要租船過河,一條船只能做4人,總共有24個人,需要租幾條船。對還沒學過乘、除法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抽象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把它具象化,每條船可以坐4人,那么就讓每4人站在一起,這樣就方便得出問題的答案了。其實,分析問題的時候就要把計算的算理搞清楚,通過搞清楚算理學生會更快速地掌握計算法則。例如,在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當中,我們來練習28×3,一般的算法是,3個8就是24需要進位,把24根小棒中的10根捆成一捆,使24根變成2捆零4根。再把60根小棒和24根合起來,使用學具進行演示。實際上是3×8=24,然后是20×3=60也就是60+24=84。在計算中我們把28分為20和8,分別和3相乘,然后相加,這樣使問題簡單化,讓學生更為有效地解決問題。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強化針對性訓練
良好的計算習慣決定了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直接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在日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認真看題,保證數字抄寫的正確,這是保證計算效率的前提;認真思考,不要一拿到題就算,而應該先審題,先思考,確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動筆;認真計算,書寫規整,尤其是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等,集中精力,條理清晰,不爭不搶;認真檢查,計算完之后認真驗算、改錯,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學生計算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統一辦法,統一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五、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多方位的思考
在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中有這樣一道題“媽媽帶100元去商店買下列用品,圖中有暖瓶、燒水壺、水杯,分別是28元、43元、24元,問媽媽帶的錢夠嗎?”下邊又畫了幾個學生討論這道題,這些討論的內容就是計算的思路和方法。有個小女孩說:“買暖瓶后剩余72元,買燒水壺后剩29元,所以買水杯夠了”。這是利用連續減法的思路來運算的。還有一個男孩說:“買燒水壺和暖瓶共用去71元,還剩29元,所以買水杯夠了。”這又是利用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正確使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智力。運用有效性、趣味性和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還要加大計算的練習力度,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優化計算教學,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為后續數學知識的學習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