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姮諾
摘要: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全球政治環境的優化提供了保障,而且改變了網絡環節下權力的分配、范疇及性質等,這使得在當前的國際政治關系中逐漸呈現民主化和一體化特點。而對于互聯網的個性優勢,也形成了無政府及主權超越等不同性質的國際政治上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該問題,我們必須合理開展網絡政治全球化治理工作,從而更好地促進國際關系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關系 ? 網絡政治 ? 治理
一、因網絡政治而轉變國際關系的情況分析
1.轉變了權力的分配情況
有很多國家的研究人員認為,在當前背景下,政治權力分配的因素包括兩個部分:首先是物質資源豐富,這讓人們逐漸意識到政治的重要性;其次,在滿足安全生存的要求下,行政部門展現出對權力開展制衡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網絡時代轉變了政治權力的分配形式,而且在虛擬的環境下,非物質性的資源會影響到權力的分配。
2.轉變了權力范疇
網絡信息的多樣性能有效提升政府權力的范疇。以信息為主體的經濟環境,為政治權力的轉換提供了條件,而互聯網信息實力也成為我國軟實力的體現。信息資源的控制及利用會直接變為國家加入國際政治環境的重要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網絡能夠更好地拓寬國家信息的來源渠道,進而更好地借助網絡來增強國家的整體實力水平。
3.轉變了權力的性質
網絡信息能夠轉變權力的性質,對于網絡中的權力,網絡信息不僅會展示知識化和分散化的特征,而且其權力組織會從科層制轉變為扁平化,從控制形式向分權形式進行轉變,而且決策的結構也會轉變成交互式發展形勢。在互聯網時代下,全球呈現扁平化發展的趨勢,使得全球內實現立體化和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形式,從而讓一些優勢資源可以自由地在全球范圍內流轉,進而為國家發展提供有利的機遇和條件。
二、在國際關系間網絡政治存在的治理困境分析
1.確定合理的治理規則
因各個利益群體所代表的利益呈現不同的特點,一旦某個利益主體對網絡政治制度進行主導,那么將會對其主體利益帶來一定的影響。國家對今后的決定,要將全球范圍內人們的觀點及智慧更好地展示出來,而且社會當中的各個組織和機構都要參與到互聯網的治理研究工作中,所以對于互聯網政治治理工作,要全面分析不同國家多方主體間的利益要求,從而借助互聯網信息的優勢,有效參與到指定的管理制度工作中,并從多個方面入手,借助民主化形式解決網絡政治存在的治理困境。
2.技術和組織目標間存在沖突
在國家關系中,網絡政治治理工作需要解決和處理技術和組織目標的沖突問題。在實際中,兩者目標的出發點不同。對于技術目標,網絡政治的治理工作并沒有意識到意識理念的重要性,只是單一地從效率角度開展治理工作;對于注重目標來說,網絡政治治理要注重其合法性,從而開展全球化治理工作,確保國家關系事務更好開展,真正有效地優化國家間關系,確保政治權力體系良好運行。
3.合理解決價值觀的沖突
政府屬于制度的踐行部分,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主要是維護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如對于美國來說,其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一般是挖掘信息中的優勢,以此來降低經濟上的成本,也會將其運用到宣傳美國的價值觀方面,主要是以自由、民主及公平的價值理念為主。而對于價值觀屬于網絡政治治理工作的基礎環節,一旦欠缺相對統一的價值觀來支持政治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那么該工作的開展只會變成虛有其表的一段話。
如在互動網產品的研發工作中,一些不發達的國家希望各個國家的政府能夠參與其中,而一些發達國家會堅持以商業利潤為研發的準則,以市場主導來開展研發工作。因此,在國際關系中,我們必須解決價值觀沖突問題,并且要確保各個國家間放下成見,尊重其他國家的價值取向和文化。
參考文獻:
[1]段坤.關于國際關系中的網絡政治和治理困境分析[J].商,2014,(46).
[2]沈建.論國際關系中的網絡政治及其治理困境[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2).
(作者系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高二15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