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先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不斷推廣,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在小學教師。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使知識能夠服務于學生的生活。
關鍵詞:小學數學 ? 思維能力 ? 培養
我們可以把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情況簡單地概括為: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思維活動,并在思維活動過程中收獲知識。數學思維是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一個基礎條件,但是數學思維的培養不可能像解題技巧一樣,在短暫的時間內速成,而是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教師的教導和學生的配合。
一、深刻解讀教材
數學是一門很靈活的學科,教材上出現的知識點可以說是一個章節中所有技巧的概括,所以教師應該讓小學生真正吃透數學教材,以不變應萬變。同時,對于教材中出現的一些書面用語,教師可以適當地將這些用語變得生活化,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
如《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章節給出的關于分數的說明,即某物體的幾分之幾,小學生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分數,所以幾分之幾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在這個時候,教師不應該只是加大學生練習題的數量,而是要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分數的概念。教師可以用生活化的方式為學生解釋:“如將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四份,一個學生拿走了一份,這個學生就拿走了整個蘋果的四分之一。”這樣,讓學生結合生活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探究,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二、設置難點和疑點
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在認真聽課,也為了讓學生能夠跟上講課的節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難點和疑點,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回答問題。當學生遇到自己不會的題目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一個問題。靈活和變通在數學思維的培養中是很重要的,很多學生在遇到自己不會的題目時,不懂得尋找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到最后不僅不能解出題目,還浪費了學習時間。
如在教學《負數》時,學生對負數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設置一些問題。當學生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來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教師最應該注意的一點是,在課堂上設置問題的難度,應該是班級里至少一半學生可以解答出來的,若是問題過難的話,就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
三、鼓勵學生創新
現在的學生只是知識的傳承者,就算是對一些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來說,學習無非就是學會教師所教授的知識,能夠應付課后的習題,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就可以。這會讓學生的思維被書本或者習題所禁錮,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創新是當今社會比較缺乏的一種精神,讓學生養成創新意識,能讓學生終身受益。因此,教師應該努力營造比較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心中所想。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創新練習題,不再只是規定學生練習題的數量,而是讓學生根據一道題目進行創新,研究出多道相似的題目,然后由同桌之間交換解答。這考驗的不僅是學生對原題的深度理解,還能通過創新的方式啟發其他學生。
四、結語
教師要改變自己對小學數學課堂的認識,不再將高分變成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而是注重學生的課堂感受,讓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不僅學到技巧,還學到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能夠運用到學生的數學學習中,對于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高亞楠.數學思維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小學課程,2017,(5).
[2]劉亞茹.淺談如何培養當代小學生的數學思維[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
[3]王莉.小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現狀及對策——以YC市YF小學六年級為例[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
[4]熊華.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對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數學廣角”修訂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1,(9).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楊埠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