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娟
摘 要: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創建有效課堂,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從教材內容出發,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合作。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成了教師關心的話題。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還要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教師要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訓練,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入手,更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從而實現有效課堂的目的[1]。
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對某一問題產生質疑以及探究的欲望,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疑問逐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思考和探究。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在課堂中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以及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盡量避免提問的隨機性和隨意性,體現提問的價值。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盡量避免使用“對”或“錯”評判一個問題,而是要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同時為了提高提問質量和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問題之前要備好教材,提出一些具有引導性、啟發性的問題。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的特點”一課時,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導入課題:“同學們,你們在教室內見到過哪些具備三角形特點的物體?”由學生回答,教師再逐步提問:“大家可以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由此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基本特點,并與教材上的原理進行對比記憶。此外,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將數學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2]。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法”時,可以創設一個買賣的情境,即讓學生扮演買菜和賣菜的角色,充分利用教室內的物品將粉筆當做“豆芽”、將課本當做“蔬菜”、將橡皮擦當做“豆腐”、將紙當做不同面額的“錢”,看看哪一個學生能夠計算得又快又好。通過這樣的情境扮演游戲,學生能夠建立自己獨立思考的方式和方法,真正參與到自主學習當中來。
二、采用多媒體方式,活躍課堂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以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點,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圖形”一課時,可以先在課件上顯示出圖1中幾個圖形的圖像[3]。
教師要指導學生自己動手折一折,看看哪一個圖形更加符合軸對稱圖形的定義,由此將抽象的概念原理轉變成為動手操作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此外,在講解“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將數學等式用水果的方式展示出來,以降低學生理解題目的難度,如“2+2=4”用“兩個蘋果+兩個蘋果=四個蘋果”的形式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從而吸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加強數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根據教學經驗和學生的課后反應,普遍認為數學知識晦澀,不好理解,不易于應用。數學知識是用來解決日常的數學問題的,只要讓學生理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生活中理解數學,這樣就會事半功倍。比如,在學習幾何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講明幾何圖形的定義,再由學生根據定義聯系實際生活,說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符合這樣的定義,就像車輪是圓形的、電視是矩形的、雞蛋是橢圓形的、三明治是三角形的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可以引發學生對問題產生自發性的思考,這樣的思考會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定義,并通過定義聯想到實際生活選定目標,再根據定義判斷目標是否符合定義的標準,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就會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四、優化教學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活動中及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思考或者回答錯誤,教師可以在評價過程中逐步進行引導,使其能夠自己糾正錯誤,從而加深記憶。例如,教師在某位學生回答問題錯誤后,不能著急否定學生,可以用鼓勵啟發式語言引導學生繼續思考,“如果把這個數換成其他數字,你會怎么算呢?”然后學生會在二次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得出正確結果。同時教師需要以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問題難度,并且以問題的難度控制學生的思考時間,例如教師在講解“個位數乘法”時,如果學生在初學階段需要將計算時間控制在10s左右。而如果在后期復習階段,教師需要控制學生的思考時間在3s左右。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并以此為基礎調整學習進度,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柏泉.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3):74.
[2]王玉芬.淺談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7(17):85.
[3]鄭春萼.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8):109.
注: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策略研究》成果論文,課題立項號BY[2018]G04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