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數學圖像的實體化,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有效的教學措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幫助作用。因此,針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各項應用策略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數學圖形;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應用
在小學教育中,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利用圖片與視頻等豐富了教學的形式,有著較大的優勢。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小學數學知識,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強化小組的合作,以便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夠有所提升。
一、應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
在小學數學的日常授課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導入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步驟,對整個教學質量能夠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1]。在相關的教學授課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對教學導入成果進行檢驗的依據。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產生學習的興趣。此外,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進行展現,可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提升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小學數學“四邊形”的學習中,需要學生能夠從各種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認識四邊形的特征,通過對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四邊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別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等。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動畫,學生在操場中做一些游戲活動,請學生觀察一下圖片中的事物都包含了哪些圖形。之后帶領學生細致學習四邊形。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實體圖形,引導學生分析四邊形四條直邊以及四個角的特征,使學生認識四邊形,能夠對四邊形進行判別。最后,可以讓小組成員探究多媒體當中播放的一些圖形,請學生細致分析,將這些圖形進行分類。這樣,在學生進行分類的過程中,能夠逐步了解四邊形的特征。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
在小學數學的日常授課中,如果只是讓學生單純地記憶知識、模仿知識,是不會提升教學效果的[2]。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其自主進行思考,動手進行實踐,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形實體化,有益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層次,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并解決問題。在開展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融入其中,幫助學生解決探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的學習中,要引導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等內容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實物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的圖片,如灑水壺的正面、側面和背面。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學會辨認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掌握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推動教學過程中的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帶動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其能夠深入探究教學的內容,強化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會產生良好的作用,可為學生采集資料、進行合作學習提供平臺。因此,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在合作中進行探究學習。首先,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合理選擇出學生學習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學生需要探究的問題[3]。其中,對于問題的設置要注意,要提出能夠幫助學生突破知識結構的問題,并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
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應用合作學習提升學習的效果。例如:在“圓”的學習中,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展開相應的自主探究活動,以便對學生的空間觀念進行發展,并在探索的過程中,對圓的特征進行探究,逐步理解同一個圓里(或等圓)半徑與直徑的關系。在授課的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對折圓心的視頻,使學生理解圓心的知識內容,并進一步學習直徑,認識半徑等。
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的注意事項
在以往的授課當中,會嚴重受到時空帶來的限制,其中的局限性非常強,盡管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實踐能力卻非常差,與科學的教育軌道不符。現在,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績,提升了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效果,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將知識內容進行了轉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但是,對于多媒體的應用,教師要注意幾點注意事項,如科學合理地制作數學課件。對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存在較大的難度,需要教師掌握相關的計算機技能,可以非常熟練地將教材當中的內容進行轉化,使其能夠在課件中展示。在授課之前,教師要先明確課件制作的目的以及在制作時應該注意的問題,什么是重點內容、什么是難點問題等。此外,對于多媒體應用,要非常靈活地與傳統的授課手段進行結合。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過度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否則會影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使學生在視覺上產生疲勞,反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同時,在應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能力,避免學生還沒有完全消化一個知識,就已經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問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對于多媒體的應用,要注意方式方法,將其與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結合,以便實現最理想的授課效果。
總之,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有效的幫助。所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應用,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艷.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7(13):201-202.
[2]潘藝堅.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2015(32):94.
[3]徐博.淺談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電子制作,2014(24):174-175.
作者簡介:高艷榮(1978.2—),女,漢族,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二級教師,小學數學教育。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