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
摘 要:課程資源是教學中一切對教學具有促進作用的信息來源,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效地開放各種音樂課程資源,利用音樂課程資源的整合,從而不斷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對于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途徑,應從教師與學生的資源開發入手,充分開發教材資源,并合理運用多媒體與網絡音樂課程資源的開放,從多種渠道共同拓展小學音樂教學的內涵,從而不斷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課程資源;小學音樂教學;教師;學生;教材;網絡資源
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合理開發各種課程資源,能夠達到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拓展音樂教學內容的作用。我們在小學音樂的課程資源開放中,通過對教師與學生資源的開發,使師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音樂特長,促進整體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對教材資源的開放,深入挖掘教材中音樂曲目的內涵,加深了學生對于教材曲目的理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對多媒體與網絡音樂課程資源的開放,我們有效地拓展了小學音樂教學的范圍,使多媒體與網絡音樂課程資源,有效促進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現代化發展。以下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教師與學生資源在音樂教學中的開放與利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音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作為音樂教學的主導,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發音樂課程資源,首先需要從對教師與學生資源的開發入手,通過強化教師的音樂教學素養與學生的音樂學習潛質,將教師與學生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
例如,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對學生音樂能力的調查,發現了多名具有音樂特長的學生。他們有的是兒童合唱團的成員,有的進行過系統的器樂學習。我們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充分借助這些“音樂特長生”的能力,讓他們憑借自身特長對其他同學展開音樂教學,從而使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能夠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教師資源的開發,我們音樂教師在不斷地吸收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持續的自我學習,掌握了多種創新型音樂教學方法,還學習了多種樂器的演奏,從而是我們的教師教學手段更加具有多樣性,從而有效提升了音樂教學的質量。
二、教材資源在音樂教學中的開放與利用
小學音樂課程資源的開放,要充分重視對教材資源的開放,并合理利用教材資源,高效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我們對于教材音樂資源的開發,在充分研究教材樂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對詞曲作者的深入研究,開展對具體音樂曲目創作背景的學習,加深學生對教材曲目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對教材曲目的演唱等等。
例如,我們在對小學五年級音樂曲目《保衛黃河》的學習與演唱過程中,首先為學生介紹了詞作者光未然與曲作者冼星海的作者情況,之后根據《黃河大合唱》的歷史創作背景,為學生深入解讀歌曲《保衛黃河》中體現出來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情感態度。我們在進行了充分的歌曲背景教學之后,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名八路軍戰士,利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保衛黃河》。由于學生對于歌曲《保衛黃河》的創作背景及情感價值進行了深入的了解與體會,他們在合唱過程中將歌曲《保衛黃河》中的那種獨特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力,充分地展現了出來,從而有效提升了合唱的質量,發展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三、多媒體與網絡資源在音樂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當代的小學音樂課堂中,多媒體與網絡音樂資源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我們在小學音樂教學的課程資源整合過程中,充分重視對多媒體與網絡音樂資源的挖掘,是我們的音樂課程能夠有效適應面向現代化的教育發展要求,從而在發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為學生有效培養了信息化應用素養。
例如,我們在小學五年級音樂中的《學戲曲》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網絡資源的搜集,為學生下載和整理了豫劇《花木蘭》的選段,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了豫劇《花木蘭》的選段。學生通過對豫劇《花木蘭》選段的觀看,直觀地感受到了我國傳統戲曲文化的魅力,產生了濃厚的戲曲學習興趣。在學生完成觀看之后,我們組織學生根據自身觀看的體驗,總結對豫劇《花木蘭》選段的理解。學生結合豫劇《花木蘭》選段的具體內容,闡述了自身通過戲曲鑒賞獲得的情感體驗,加強了學生對祖國傳統戲曲藝術的熱愛。通過這樣的多媒體與網絡資源整合,為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確保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有效開發各種課程資源是提升音樂教學效率的保障。我們通過對多種音樂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運用,使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具有了更加顯著的教育意義,為學生有效拓展了音樂視野,使學生在音樂教學的創新過程中,真正發展了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進財.整合課程資源打造音樂教學創新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119-120.
[2]杜喜惠.巧妙借助多媒體優化小學音樂教學效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9):86-87.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