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見
摘 要:有效的引導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能促進小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本質,對于小學生的學習高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小學生的能力培養也具有重大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引導的應用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考,能從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從五個方面具體論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的具體策略,以期能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引導;方法
小學數學課程重在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小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重在教師的有效引導,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引導”展開闡釋,從中尋找引導學生學習的策略方針,旨在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
我國教育不斷完善和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上升,緊緊圍繞學生終身發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展開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夠給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把握時機,有效引導
把握引導的最佳時機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的引導要能夠起到啟發學生思維、明確學生學習方向的作用。建立在合適時機基礎上的引導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利于推進學生的深入思考,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如果教師盲目引導則可能打斷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挫敗感,打擊學生的探究動力,降低學習的效率。數學教師要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當學生在探討問題時陷入了死寂,則說明學生可能遇到無法突破的阻礙,這時候教師再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啟發學生,學生會感覺到豁然開朗,一下子思路就打開了。
二、概括提升,有效引導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當下的小學數學課相比以前更加活躍、自由,學習氛圍也更加輕松愉快。在課堂上,學生的思想更加跳躍,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增強。但是,這樣的教學同樣存在一些不足,在執教的過程中我發現盡管學生的參與度有所提高,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但是學生的思緒比較零散,對于很多問題學生無法理清思路,未能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對數學問題只能用零散、片段性的語言進行表述,學習效果并不好。數學教師必須有效引導學生,控制好課堂教學,理清學生的思路,從宏觀上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系統的知識框架,對當堂課所學的知識進行概括和提升,確保語言表述的完整、準確,避免學生頭腦一片混亂。每一個板塊的知識點教師都應該進行概括和提升,不斷推進課堂的深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學習知識。具體來說,數學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理清思路,深化理解。當然,教師也可以將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質疑、交流的過程中迸發智慧,打開思路,有效掌握所學知識。
三、激發興趣,有效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了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將會大大提高。小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要想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到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興趣著手,根據學生的喜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課堂的順利完成。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較多,例如情境創設、數學游戲、比賽競答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興趣點選擇豐富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學習蘇教版教材中“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點時,數學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鐘擺運動、輪船前進、風扇葉子運動、齒輪運動、汽車輪子運動的小視頻,生動形象的畫面瞬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這幾種運動的異同點,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旋轉和平移的概念。
四、巧用錯誤,有效引導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而這些錯誤實際上反映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尤其要注重利用學生的錯誤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學生犯錯的原因多種多樣,如粗心大意、理解錯誤、審題出錯等,抓住學生的錯誤進行引導對學生的學習意義重大。有的學生十分粗心大意,即便是會的題目也經常出錯,還有的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知識點,因而多次出錯,數學教師要耐心指出學生的錯誤之處,并展開詳細的講解,讓學生找到錯誤的原因以及正確的做法。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能夠有效提升其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思維碰撞,有效引導
團隊合作在新時代的教育環境下備受關注,越來越多教師在課堂上注重推進小組合作教學。小學數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最佳環境,有效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提升。例如,在“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一課的教學中,數學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問題如下:“學校有一塊長80米、寬50米的空地,請你們設計一下怎樣美化這塊空地。在這塊空地上可以設計出花壇(涂紅色)和草坪(涂綠色),其中花壇和草坪要設計成我們學過的規則圖形,并求出它們的面積。最后我們評選出最佳的設計師。”這一題目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每個小組都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方案。我看到每個小組都討論得十分激烈,你一言我一語,每個學生都盡己所能把自己想到的方案提了出來,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斷進行思想的碰撞,最終將多個學生的建議綜合成了最優方案,學生的成就感得到極大的滿足。
有效的引導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堅持開放、多元,這樣的數學課堂才有可能煥發生機與活力。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實踐中提高引導的技巧,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保圩.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J].學周刊,2018(3):96-97.
[2]劉月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6(1):61-6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