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翠柏
摘 要: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幾乎每一課都配有插圖,它們是教材的“第二語言”,是重要資源,是文本的得力助手。一幅幅色彩鮮艷,生動形象的插圖不僅僅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它還有強大的輔助教學之功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利用插圖,巧妙安排,深入挖掘文本插圖的功能,不僅使語文教學圖文并茂,還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更為高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本;插圖
課文插圖是輔助學生學習課文的一種手段,是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一座橋梁,是深化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有效載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認真研讀插圖,與插圖展開有效對話,對插圖進行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其強大功效,使其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來談談利用文本插圖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的一些嘗試。
一、活用插圖奏響課前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能先聲奪人,能快速將學生從懶散的狀態中集中起來,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來。課前導入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兒歌、故事、游戲等,當然如果利用好文本資源——課文插圖,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1.活用插圖,情境導入
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已經成為構建高效課堂、促使學生高效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巧妙地出示一幅色彩鮮艷、新穎直觀的畫面來創設與文本相關的情境,一定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插圖,讓這些插圖緊緊地吸引住每個孩子,激發他們的靈感,讓插圖與文本之間無形地架起一座互通的橋梁。
部編版小學語文的文本基本都可以設置情境。筆者在教學二上《植物媽媽有辦法》時先讓學生觀察文本插圖,說說蒲公英、蒼耳、豌豆的外形特點,再猜想它們媽媽會用什么辦法送它們旅行?課本中的插圖生動形象、意象鮮明,“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學生被吸引住了,和課文中的植物一同進入了旅行的情境。學生思維大開,愉悅學習。
2.活用插圖,設懸激趣
懸念式導入,它是教師在教授新課時,有意設置一些疑問,勾起學生好奇心,促使學生為了揭開謎團而主動進入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狀態的一種導入方式。這種導入深受學生喜愛。懸念式導入的特點是設置扣人心弦的問題,使學生的大腦產生興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問題導入到新課中。它的巧妙之處就在于使學生產生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思想,問題懸而未決,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筆者教學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時,借助文本插圖和學生交談:(出示尋人啟事)讀: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快樂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它長什么樣兒?它在哪?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學生都喜歡當福爾摩斯,好奇心、求勝心促使他們求知若渴,主動幫助小蝌蚪,進入學習最佳狀態。
二、巧借插圖訓練學生能力
1.借助插圖,訓練學生識字能力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很容易被直觀形象的插圖所吸引。在低年級進行識字、寫字訓練時,可充分運用插圖輔助課堂教學,處理好從圖形向文字的過渡。筆者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口耳目》時,先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得出結論——生字來源于生活。再讓學生將實物、圖片與漢字聯系起來,理解字義,識記字形。這種圖文結合,聯系生活,理解字義的辦法,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掌握。
2.借用插圖,訓練學生說話能力
說話能力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說話訓練常在教學中被忽視,導致多數學生說話能力不強。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教師可巧借插圖。利用插圖—這個廣闊的、豐富的、鮮活的說話素材,為學生創造“說”的天地。
筆者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操場上》時,利用文本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描述下課后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鼓勵學生嘗試用一段話把“你看到的或喜歡的運動”具體地描述出來。這樣教學,既傳授學生有序觀察插圖方法,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3.借助插圖,訓練學生朗讀能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的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部編教材中,有許多插圖往往畫出了課文中最感人、最攝人心魄的一瞬間。教師可圍繞這些插圖,配之以生動語言的描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很輕松地進入情境。
教學二年級上冊《媽媽睡了》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凝視課文插圖,我描述此時媽媽睡著了的情形,引導學生讀文體悟:媽媽睡得好熟、好香。睡夢中的媽媽怎么樣?(生:真美麗)美在哪兒?(生: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媽媽長得真美麗,文章描寫的也很美,那誰能美美地讀一讀?借助插圖,學生一下子走進了作者內心,感悟“我”愛媽媽的心情,朗讀才情真意切。
4.借助插圖,訓練學生想象能力
想象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前提。它有助于學生語言、文字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部編版課文文本插圖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筆者在教學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借助插圖學習“仙人指路”時。引導學生想象:是一位什么樣的仙人?為誰指路?怎樣指路?通過學生的加工想象,體會到“仙人指路”這塊奇石,豐富有趣、形神兼備。
當然,插圖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作為教師,我們應根據課堂的生成,隨機應變,靈活調整教學設計,充分挖掘插圖的作用,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因為有了插圖而更加精彩!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