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力,唐秀麗
(吉林化工學院,吉林吉林 132102)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進一步要求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構建國家、省、學校三級教育資源共享體系,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也為解決目前高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1)有限的課時不能完全滿足需求。職業教育的很多課程需要加強實踐環節,在教學任務設計中,既要考慮課程標準的要求,也要根據“雙證”畢業的條件,考慮學生在校期間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時所需要的考點內容加入教學過程當中,所以在各個學校所設計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有限的課時內,教師的指導還是顯得力不從心。
(2)多媒體只解決課堂表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手段開始應用于課堂教學。不但有很多相關的圖片、企業中生產的真實錄像、機械結構的動態拆裝等資源,使傳統的課堂變得不再枯燥乏味,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好地表達清楚教學所需要傳遞的信息。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到實踐中去還有一個時間差,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存在著衰減度,在課堂上了解的知識一旦在實踐中運用時,難免會產生困難,而課堂又不具備重復性,所以多媒體技術雖然解決了傳統教學手段所存在的問題,但是不具備隨時性、重復性,沒有從根本上排除課堂傳授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3)教學課時不連續。傳統的教學課時都是以課時為單位,在職業教育課程中有很多的內容是不能一次性學習完整的,而是需要幾次課的連續講解,這就存在著一定的知識不連續性,在每次課的中間就存在著空白區,復雜一點的任務就無法一次完成。
(4)學習存在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不同,對知識的掌握進度不盡一致,在課堂上無論是教學進度還是對所需解答的問題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性,無法選擇最好的切入點來統一進度、統一難點。
(5)課堂上手機的依賴程度重。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學生對移動終端的依賴性與日俱增,但用于學習卻是很少,尋找當前職業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合理利用互聯網來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也給教育教學帶來新的挑戰。
(1)利用網絡平臺,拓寬學習渠道。“互聯網+”時代的大潮奔涌而來,不但沖擊著各行各業,同時也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新思路,也給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變化,更給學生們的學習也增添了新樂趣。利用學校的現有超星泛雅網絡平臺、學生手機的APP學習通軟件,極大地拓寬了學習的渠道,使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不再局限于90min。
(2)制作數字資源,豐富教學素材。高職學生的培養需要重視實踐,由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組成團隊,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分類,列出主要知識點,根據網絡資源的特點,搜集、整理、制作課程的相關數字化資源,圖片、動畫、視頻、文字、鏈接等,改變傳統的只有一本教材的單調,精心制作微視頻作品,推送到學生手機端,使學習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學習效果也會越來越明顯。
(3)終端合理使用,提高參與興趣。利用手機學習通APP,在課堂上可以進行簽到、節約傳統的點名時間;可以發起投票、問卷調查、搶答、選人回答問題、自動評分等多種形式,豐富教學活動;也可以上傳教學資料,設置視頻在線學習,交流討論社區,作品展示區,根據過程表現情況來進行考核評價等內容,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新的興奮點。
(4)搶占上網時間,引導學生學習。針對目前的教學狀況,毫無疑問的是手機已成為學生獲取各類信息的重要工具,學生在校時間利用手機的時間是非常驚人的,所以怎么能正確地指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用有益的學習來代替一部分游戲、無聊看網頁的時間是有很積極的作用的。
提供給學生可用來完成學習任務的微視頻,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也適合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要求,搶占網絡陣地來引導學習。
(5)推廣翻轉課堂,改革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手機端發布學習通知、學習指南、學習拓展資料及測試題等,每名學生都可以根據學習通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觀看上傳的學習視頻、完成在線測試、提問、師生網絡互動,學習相關知識,討論相應問題為進入課堂實踐進行準備。
根據職業教育課程的特點,可以實施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每次課給學生安排一定的任務,學生提前做好知識的預學習,在課堂上可以完成指定的實施任務,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教師在課堂上成為一個引導者。
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學習,根據自身的接受能力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知識點講解通俗易懂,可以反復學習、用于實踐、獲取全方位的知識與技能。學生在線學習的同時可以留言提問,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答疑。線上線下的同步教育,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6)利用數據分析,不斷優化方案。網絡教學平臺可提供豐富而翔實的各項學習統計數據,不但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出勤、交流、章節測試、課堂活動表現、課程積分等情況,了解自己整個學習過程的累積結果,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分析如何優化教學方案,對學生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歸納總結,了解學生們在學習中還存在的問題、教學中還需要改進的地方,也要進行課后學習的監控和答疑,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積極進行創新和探索性的提問,激勵學生獨立完成精心設計的相關任務,同時也能利用平臺的統計結果為全方面地評價學生提供參考。
在“互聯網+”時代,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有了新的機遇,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抓住新機遇,學習新知識,構建新的混合型教學模式迎接新挑戰是每個教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