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愛蘭
摘要:隨著IT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趨勢已經來臨,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已成為企業甚至國家的基礎性戰略資源[1]。以數據生產、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等相關經濟活動為主的大數據產業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2]。為了迎接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持續深入學習,主動轉型為財務管理和精通大數據的復合型人才,打破固有模式進行變革,充分利用財務部數據歸集中心的優勢,整合、優化、融合內外部數據,在大數據產業鏈條中的應用端為打造企業新的競爭優勢--數據力創造條件。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系統
緊隨時代發展要求,本文結合大數據背景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對其所要面對的挑戰和變革,展開說明。首先將從大數據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為出發點,著重介紹企業財務管理所要面對的挑戰,依據新的挑戰提出財務管理系統的創新。緊接著會分析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意義,從優化預算管理和提升管理效率兩方面做出討論。最后以前兩方面為基礎,重點強調財務管理的變革,結合企業的價值內涵、決策信息、投資標準、管理模式、風險管理等,從它們豐富的變化性和創新發展方向,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大數據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大數據對企業財務的挑戰
大數據對企業的挑戰與它的發展趨勢密不可分[3]。大數據科學理論的突破,改變了原有的數據世界的很多算法和基礎理論,實現了科學技術上的突破,對企業財務發展提出了更嚴格的發展要求;與云計算的深度結合加上云設備為大數據提供了彈性可拓展的基礎性設備,為大數據提供了雙重技術保障,為企業財務創造了更大的可能。數據管理包括數據的定義、數據的來源管理、數據的特征提取和分類、數據的加工融通等。數據管理能力不僅僅作為實時財務分析改善財務結果的一個手段,更提供了與商業相關的洞察力,給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帶來更大力量。數據管理能力要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優勢,作為數據收集和處理樞紐地位的財務部承受著重大的挑戰,要從原來的事務性財務管理、事后核算變革為經營管控型財務管理、事前預測與事中控制結合,提升財務管理對企業決策的支持力量。
(二)財務管理系統的創新
財務管理經歷從了從人工核算、電算化會計軟件、ERP系統、商業智能(BI)等演進過程,財務管理系統面臨著如何解決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如何融合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的數據,如何與業務狀況實時交互地監督管理,如何多樣化呈現財務信息和風險預警等問題。大數據時代為財務管理系統的創新開啟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二、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意義
大數據技術會使財務管理工作突破以往結構化的關系型內部數據的窠臼,會更多采用外部的、非結構化的多維數據,提供多種如Hadoop、MapReduce或Storm計算架構作為數據整理的工具[4],運用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臺為企業管理、風險控制甚至戰略方向提供有用的建議支持,全面發揮財務部數據中心的作用。
從企業前瞻性管理來說,預算管理機制在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大數據對預算管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實時動態接收海量數據,科學分類、深訂整合并為挖掘出有價值信息提供了可能性。
三、財務管理的變革
(一)企業價值內涵的延展
按波特價值鏈理論,企業價值鏈分為三層,分別是:日常采購、倉儲、生產、質檢、分銷、配送和售后的運營層,提供支撐性服務如行政后勤、人力資源、財務會計、企業信息管理等的管理層,以及包括諸如品牌、創新、企業文化、戰略等的極具增值性的決策層。傳統的財務管理大都停留在運營層面,像人員結構、組織能力、創新能力、企業品牌、企業文化等與企業價值潛力相關的數據因為都屬于非結構性數據或半結構性數據不能體現在傳統的財務結果中,這些方面的大數據拓展了企業價值的內涵和外延。對這些數據的收集、重新定義、加工分析,會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真實價值和發展力量。
例如可以通過改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運用理性的數據了解員工的工作完成量給出合理的評價。在新的數據環境下企業文化由對人的要求轉移到了對數據的要求,重新對團隊精神進行定義,更多的體現在了數據操作過程中的相互配合,給予彼此信任,真實有效地反映客觀實在的東西[5]。
(二)決策信息豐富化
大數據具有來源廣、結構多樣化、信息量大的特點,財務管理者可以突破原有的小信息量的限制,動態了解到企業的外部市場、客戶、競爭對手、運營成果等各個方面的實際狀況,增強了企業預測的數據基礎,及時提供更多與決策相關的信息。這樣便于從多方面看問題,宏觀把握運行趨勢,有利于促進決策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三)投資利用途徑多樣化
企業資金的利用以獲取收益為前提,固定資產投資,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幾乎成為所有企業投資的主要方式,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包括并購在內的輕資產直接投資途徑,給行業間的跨界整合提供更多可能性。
常規投資大多依據市場的需求,根據時間段內的供需變化牽動投資的動向。大數據出現讓企業有了更多方面的數據信息,可以從設備供應商、網絡服務提供商、數據服務專業平臺、零售商等獲取信息,充分意識到自身的條件,明確投資環境,做好市場調查,明確投資項目,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做出調整。
(四)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發展
大數據時代如何更深入地挖掘蘊藏在海量數據(包括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中信息、整合分析利用將成為財務管理從核算型財務轉型為管理型財務的目標和方法論。財務部應從全局出發重新定位財務部的職能,促進財務人員從專業人才向跨界通用人才轉變,建構適合云計算、共享服務中心、精益管理的財務戰略體系,在財務預測、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財務控制、挖潛增效等環節不斷利用各種來源的數據進行創新式改革。比如在成本控制從產品制造環節向上擴展到產品戰略布局、產品設計、銷售策略,向下延長到產品儲運、營銷促銷、售后服務、品牌維護等環節,不斷對業務整個鏈條進行解構和重建,找到關鍵控制點;比如在實施全面預算時,更多利用行業數據、外部競爭對手的數據、非財務數據等參與預算制訂,并在預算執行過程實時掌握內外部情況變化,不斷調整預測數據,利用滾動預算、彈性預算、預測建模等方法提升全面預算對企業戰略實現的牽引作用;比如利用大數據細分成本中心、利潤中心,結合非財務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多角度甄別數據質量和業務相關性,多維度進行深度精細分析,找到數據背后的原因,更具針對性地更實時地提出問題解決方案。
(五)大數據的風險管控
大數據因其大量、全面、實時、可延展等特性對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控體系更具前瞻性和洞察力,利于我們構建數據時代的適應性與彈性風控體系,更好地迎接這個VUCA時代(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
(uncertain)、復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
當前的互聯網應用越來越廣泛,為數據的快速和廣泛流通創造條件的同時也為數據的泄露泛濫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傳播平臺,數據的快速更新迭代使得數據也具有時效性,數據來源、相關性差異使得數據有用性也待甄別,數據自身的風險管理變得更為重要。財務部和信息管理部門應積極拓展多種數據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辦法,如建立數據目錄管理、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數據使用權限管理、數據訪問日志、隱私保護等防范措施,從商業和法律層面保證數據的安全與合規。
四、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不同于以往的傳統格局,想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全面了解大數據的運作方式,明確時代背景下帶來的挑戰,結合企業的自身發展狀況把握發展規律,不斷的進行創新。作用到在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抓住帶來的新機遇,豐富企業內涵,運用好決策信息,依據可利用的決策標準,不斷的改變管理模式,優化風險評估機制,改變資金利用方式,為企業財務管理開創出更好的發展前景,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保持不斷發展的勁頭。
參考文獻:
[1]《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工信部規[2016]412號.
[2]羅伯特·托馬斯,帕特里克·馬博蘭.大數據產業革命[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3]盛曉鶴.大數據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6,(03):44.
[4]張奇.大數據財務管理[M].中國工信出版集團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2月.
[5]歐陽征,陳博宇,鄧單月.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5,(10):83-85.
(作者單位:深圳鼎誠會計師事務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