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珍
摘 要:為了深入解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并探索有效的閱讀課堂,以八年級閱讀調研課為平臺,進一步討論和分析英語閱讀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希望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閱讀技巧;情感;體驗;思維發(fā)展;小組活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教材的解析和有效課堂的探索就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通過一節(jié)八年級閱讀公開課的探究和解析,為我們日后如何上好外研社新教材八年級閱讀課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相當多的英語教師因對教材的解讀不到位,教學設計往往停留在表面甚至扭曲編者意圖,沒有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這就背離了新課標提出的“英語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讀前:開門見山,有的放矢
【案例1】上課教師在導入部分設計為:
What are your hobbies?該教師想引導學生去談論hobbies這個話題,可是因為上課教師教態(tài)過于嚴肅,學生多數是被動地叫起來發(fā)言,顯然對這一話題興趣不大。該教師聚焦于教材中的詞匯,通過設計想讓學生在句型中練習目標詞匯。學生基本能完成這一教學任務,但同時學生的關注點也在教師的引領下只聚焦于詞匯,忽略了情感體驗。最后,上課教師終于導入本節(jié)課的閱讀主題:What advantages do hobbies have?這本是這節(jié)課情感共鳴的高潮,但是學生在授課教師的引導下,目光只專注于詞匯的學習,情感上卻沒有任何共鳴。
【評析和改進】筆者認為教師在解讀閱讀文本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情感教育的滲透,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才符合新課標要求的英語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該教師的設計重模仿記憶、輕體驗感知,所以導入部分沒有成功觸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上課教師應基于學情,抓住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興奮點,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在平等的師生對話和生生互動中開門見山地導入本次閱讀課。
二、讀中:抽絲剝繭,對話作者
【案例2】在閱讀環(huán)節(jié),上課教師設計了Annas hobbies/ Peters hobbies,目的是學習新詞組,最后終于引到Davids hobbies—文本的主題。為了讓學生抓住文本的主線,并解決細節(jié)問題,上課教師做了如下教學設計:
What do you think Davids hobbies are?
Read for structure Part A Whats the main idea of para1?——Hobbies
Part B match the main of each paragraph(2~4)
Read for information Para1 Fill in the blanks
Para2~4 T or F questions/ multiple choices/ guess the meaning/ Inference /Repair the burnt newspaper
20分鐘后,部分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了閱讀任務并有個別學生舉手發(fā)言,教師在全班范圍內快速校對了答案。
【評價和改進】“課文首先應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大部分英語教師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易被大量的細節(jié)信息所左右,只關注如何引導學生讀懂文章描述的具體內容,卻沒有從整體意義的高度把握全文,教學設計看上去面面俱到,但缺乏明確的主線,學生收獲甚微。筆者認為上課教師在解讀文本和語言時,應突出重點,對學生加以適當引導,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
三、讀后:畫龍點睛,升華主題
【案例3】在讀后環(huán)節(jié),上課教師結合教材Activity4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為Complete the question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in the box.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設計意圖是為以下的寫作環(huán)節(jié)鋪墊:Introduce one of your hobbies。但是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是讓學生單獨完成的,費時5分鐘,讀后環(huán)節(jié)一筆帶過。
【評價和改進】本堂課不足在于上課教師沒有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分享資源、解決問題。其實在一堂任務滿滿的閱讀課接近尾聲時,教師可以借著小組討論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動”起來,根據教師的任務單分享和交流想法,并給出反饋,也為下一個寫作環(huán)節(jié)的輸出做鋪墊。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大腦思維,也可以強化他們對本課知識的深化理解和鞏固拓展。
總而言之,在閱讀課上有意識地注重搭建框架,靈活地講授知識,培養(yǎng)閱讀技能,并引導學生去體驗文章中的情感,這樣我們的英語閱讀課才能精彩紛呈!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