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林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學的方法。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圍繞如何滿足學生學習內需進行闡述,旨在讓他們的學習活動真正產生。
關鍵詞:初中數學;內需;教學;理解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需要層次學習理論中告訴我們,生理需要是推動人行為的第一動力。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新的需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已經具有了較強的判斷能力與推理能力,他們產生了新的學習需求。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內需來制定教學策略,呈現各種知識,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活動真正發生。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眾所周知,數學這門學科與生活聯系密切。而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抽象,學習中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從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例如:在教學“三角形性質”時,就三角形的穩定性進行了討論。有學生認為,課本上沒有談到穩定性這個性質。因此,教學中讓學生討論生活中常見現象:房子的屋頂為什么要設計成三角形呢?植樹時為什么用三角形的木棒來加固?通過這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體會到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征。又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時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何要把拉柵門做成平行四邊形的網格狀呢?通過讓學生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從而讓學生更深切地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這樣的教學活動,既讓學生學到了課本中的數學知識,同時又體驗到數學知識真實地存在于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從而讓學習活動真正發生。
二、通過訓練加深理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強化學習理論認為,數學教學中通過加強練習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產生強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通過適量的作業來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不等的練習,讓學生借助題目,琢磨知識點,將知識點刻在腦海里。對于一些難題,教師應該給予引導與點撥。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總結出這類題目的技巧,更加輕松地去解答下面的題目,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要求學生能從多方面考慮問題的解決辦法,從而在練習中強化數學思維。例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這一內容時,因為學生在小學時已經學過比和比例,這與相似存在一定的聯系。為了區分也為了加深對相似的理解,教師就利用放縮尺畫了一個卡通人物的頭像,讓學生產生質疑,“為什么用簡單工具就能畫出這張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頭像呢?”教學中就抓住學生求知欲強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課堂經歷質疑釋疑,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質疑是探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開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教師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質疑,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互相討論、解決問題。在學生遇到思維束縛時,或者是在學習到教材重點知識時,教師可以點撥一下,讓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帶來一種思維沖擊,形成自己的解題思維,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問題時,可以迅速地找到解題方法,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深化對新知識的理解,增強他們的解題技巧。例如:在教學“四邊形”這一內容時,就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精巧的蜂房結構”這一情境,在學生觀看后提出質疑:為什么說蜂房是一種最經濟的形狀?在什么樣的條件下這種形狀的容積最大?通過這樣的課堂質疑來激發學生對四邊形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四邊形這種幾何圖形的思考。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只要我們通過恰當的質疑就能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樣,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趣味。
四、科學合理地呈現知識,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古老的學習遷移理論告訴我們,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的影響叫學習的遷移。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當學生的學習活動發生時往往能產生知識的遷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能夠感知到數學知識的結構性特征,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獲取知識的能力必須從實現知識的遷移能力開始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價值。例如:在教學“概率與統計”這一內容時,如果我們僅僅講述概率的概念和作用,而沒有遷移到生活中的運用,那么這樣的教學就會顯得枯燥、無味。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前就通過一個趣味性的游戲來說明概率這個數學特征,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師在教學前拋一枚硬幣來讓全班學生猜一猜硬幣的正反面。這樣,就可以順利地把概率這一概念引出來。而且知識呈現得比較直觀,又延伸到生活中某些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從而實現了知識的遷移。
總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內需來制定教學策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的學習活動真正發生,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我們緊密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積極探索滿足學生內需的教學策略,從而培養出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劉麗君.論初中數學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2015(11).
[2]尤鐵偉.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幾點心得體會[J].科技視界,2016(19).
[3]朱凌博.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J].安徽教育,2016(7).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