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莎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再加上這些年主流精英和教育界對國學和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語文學習重新得到了普遍重視。而閱讀在語文中無疑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以小學高段學生的閱讀教學問題為中心,從什么是閱讀、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怎樣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等多方面談了在閱讀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方法
一、閱讀教學教的是什么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我國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對教師“何以為師”的高度濃縮并精準的解釋,同時也是對教學本質的高度概括。所謂“傳道”,通俗地講就是向學生傳授為人處世的道理;“授業”便是教授一技之長,也可以理解為傳授某種能力;“解惑”最容易理解,即解答學生的疑惑。作為三大主科的語文,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當然也要以育人作為最高宗旨。同時通過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進而掌握一定的一技之長。并且,在學生有什么疑問時,進行正確的引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往往是以文字的形式進行傳播的,在這樣的環境下,閱讀就變成了獲取知識尤其是高質量的知識最為主要的形式。讓學生學會高效率地閱讀本身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其教學過程不是以掌握某個或某些特定的知識點為目的,而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
二、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低效
首先,當前的語文閱讀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時間單一固定,學生難以得到充分的閱讀機會;其次,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需要時刻緊跟老師的節奏和進度,這樣不僅違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學生疲于跟進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閱讀的主動性;最后,閱讀內容通常是課本內容或者是老師指定的讀物,這種“不問緣由,一棍打死”的教學方式更是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學生讀著自己很可能并不喜歡的讀物,其內心的抵觸可想而知,漸漸地就會產生對閱讀本身的抵觸。這種為了閱讀而閱讀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效率十分低下的,同時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耗著學生的閱讀熱情,當前國人不喜歡閱讀的心態跟從小接受的這種閱讀教育也不無關系。
2.閱讀形式單一
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可以選擇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比如可以用手機、iPad、閱讀器等高科技產品進行閱讀。相比于紙質版的閱讀,人們越來越喜歡輕便智能、并且擁有“無限”容量的“屏幕閱讀”,正處于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階段的小學生自然更是如此。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如果還是單一地采用書本上的閱讀教學形式,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互聯網在方便了人們獲取信息的同時,也讓無用、低俗甚至是虛假的信息很容易進行傳播。小學生,即便是高年級的小學生仍然處于人生觀剛開始形成時期,判別是非的能力不健全,很容易上當受騙,更有甚至聽信了別有用心之人,極有可能從此走上歧途,危害極深。
三、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1.更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活動的總指揮棒,只有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閱讀教學低效的現狀。明確閱讀教學應該是以開闊學生視野和知識面、擴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會的意識為目的,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更加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以提高成績為目的。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培養自己愛閱讀的習慣和形象,正所謂“言傳身教”,在老師的榜樣帶動下,學生更容易受到感染,愛上閱讀。
2.改革教育模式
必須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不同學生之間理解能力的差異以及興趣愛好不同,并以此為根據制訂針對性的閱讀教學計劃,比如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對不同小組內的學生推薦不同的讀物。通過差異化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讓每個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獨一無二,令其產生受重視感,更加自信,從而不由自主地喜歡上閱讀,并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3.提高讀書質量
閱讀不僅要重視閱讀的“量”,更要重視閱讀的“質”。一本高質量的讀物帶給一個孩子的影響甚至勝過百本低層次、無內涵的書籍。所以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多好書,比如老師可以從學生喜歡讀的書籍入手,向學生推薦與之興趣相關的格局更大的好書,從而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拓寬視野和知識面。
總之,引導學生學會閱讀、高效閱讀,做好的閱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這需要學校和家庭、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曹燕.讀引拓為一體,提高小學高段閱讀教學效率[J].學子月刊,2015(6).
[2]楊潔.淺談提高城郊小學高段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6(34).
[3]吳淑蓉.對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0(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