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芬
摘 要:隨著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更新換代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影視資源不斷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成為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資源。在語文教學中,影視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研究如何充分挖掘蘊藏在影視資源中的有效部分,并將其創造性地運用到語文閱讀課堂,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收獲與進步。
關鍵詞:影視資源;閱讀教學;閱讀興趣
隨著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更新換代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影視資源不斷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成為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資源。在語文教學中,影視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充分挖掘蘊藏在影視資源中的有效部分,并將其創造性地運用到語文閱讀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收獲與進步,是筆者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一、利用影視資源,激發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各年段中都有科普說明文單元,其中難免有些課文因遠離學生生活或缺乏一定的故事性而顯得比較沉悶,有些則因其中含有較難理解的專業術語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假如沒有灰塵》等。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往往是此類課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影視資源恰恰能為學生打開興趣之門。《探索·發現》《科技博覽》《走進科學》等電視節目能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科技信息,擴大科學視野。2016年暑期的《加油!向未來》在孩子們中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不少女孩子因愛上這個節目而愛上了科學,并對科普說明文產生了閱讀興趣。
另外,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優秀影視作品資源,選取、梳理、整合和加工,引導學生觀看、欣賞,將閱讀興趣延伸和拓展至課外,學習、對比,促進對課文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如教學五下《猴王出世》時,我讓學生觀看了1987年版《西游記》中《猴王出世》的視頻片段,與課文進行對比,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內容,又鍛煉了概括、分析、判斷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了閱讀欣賞能力,還有了繼續讀讀原著、看看電視、找找不同的興趣。
二、利用影視資源,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人教版五下《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一課中,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扳”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描繪,很值得學生模仿運用。教學時,我播放了《小兵張嘎》中的相關視頻片段,讓學生對他倆的摔跤場面有了更直觀的視覺印象;接著我們又用慢鏡頭回放法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技巧,并嘗試運用這種方法進行了第二回的比賽續寫,真正將課文重點落到語用上,這比師生對課文進行蒼白、生硬的解讀要直觀有趣得多。
三、利用影視資源,提升閱讀審美情趣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敘事性作品,以其優美的筆觸勾勒了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也有大量的詩詞,以其簡單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個生動的場景。借用簡單的影視知識,將影視作品獨有的畫面語言運用到文本語言的解讀,能使學生通過對文字的聯想加深對文本語言的品味和理解,并促進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的優美意境進行深層次的領悟,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閱讀的審美情趣。
例如教學《清平樂·村居》時,在讀懂課文內容后,我嘗試指導學生整理出了一份簡單的劇本:
場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鏡頭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鏡頭二:大兒鋤豆溪東。
鏡頭三:中兒正織雞籠。
鏡頭四:小兒溪頭臥剝蓮蓬。
在鏡頭的轉換、定格間,學生以豐富的想象,將一個安靜恬然的農村生活場景鐫刻于心間。
四、利用影視資源,豐富閱讀過程
借鑒一些電視節目,不斷創新閱讀形式,既能巧妙地引導學生欣賞影視節目的方式和內容,又能讓影視欣賞成為學生閱讀的有益補充,還能豐富學生的閱讀過程。如益智類答題節目《一站到底》可以用來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識記文言文詞意、句意等的興趣;綜藝節目《黃金一百秒》中的限時展示可以用在閱讀課堂中的概括主要內容、回答問題等環節。
在教學《詹天佑》時,我想到了用《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形式,通過以下三部曲,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感受詹天佑這一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的形象:
1.簡介獲獎者:整體感知課文,提取有關詹天佑的個人信息,并對人物形象進行總體概括;
2.講述感人事跡:細讀課文,了解課文層次,具體分析人物特點和作者的描寫方法;
3.撰寫頒獎詞:總結提升,整理閱讀收獲。
將孩子們喜愛的電視節目形式轉換為教學形式,孩子們樂在其中,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總之,影視資源因其聲圖并茂、視聽兼顧的特點給語文閱讀課堂增添了無限活力。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影視資源都能為閱讀教學服務,這就需要教師立足課標,精研教材,嚴格篩選,找準影視資源與閱讀教學的最佳契合點,并經過適當地裁剪加工,最終達到優化閱讀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闕紅秀.視頻素材欣賞與語文知識累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3.
[2]魏傳杰.將“一站到底”引入語文課堂[J].江蘇教育:中學教育,201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