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 要: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價值取向,是師生共同思想及行為準則的總和。對小學班級物質文化、班級精神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希望班級內涵文化能成為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從而促進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班級文化;物質;精神;制度
在我任教的過程中,我曾多次看到過這樣的現象,由于教師沒有科學管理班級的理念,遇到這樣的問題解決這樣的問題,遇到那樣的問題解決那樣的問題,導致老師累得夠嗆,學生卻不買賬。這樣的現象從有關的調查中也不難發現,這也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究其原因是教師缺少自身的職業規劃,缺乏科學理念的指導,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的形成。這種問題造成的后果是班級管理無重點,班級缺乏凝聚力,學生學習興趣低,對自己的成長沒有目標意識等。面對這種現象,我認為班級文化建設是這個問題的突破口。
所謂班級文化,就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是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主體標識,班級的墻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物化反映。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項有豐富內涵的工作,這里主要從班級物質文化、班級精神文化、班級制度文化構成三個方面提出想法。
一、班級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顧名思義,就是肉眼能看到的表面上的東西,比如,教室貼上班風班訓、口號、宣傳語等,它是一種形式上的呈現,這樣可以使教室的內容更豐富,使學生更有一種歸屬感,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也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共同生活學習的地方。整潔、溫馨、有特色的教室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性情、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
首先,做好班級的衛生清掃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生定時清理課桌,盡量做到統一、整齊。
其次,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華的地方。可以是:學生成果展、書法作品欣賞、繪畫作品欣賞、學生讀書成果展示、班級榮譽展示等等。
像我們班級:
“小伙伴圖書角”是學生汲取知識的好地方,孩子可以獨自在文學世界中遨游,也可以與伙伴進行互換閱讀,從而達到資源共享,每日午餐后學生到圖書角帶一本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或獨自品味,或邀友同讀,談論讀后感受,交流心中所想,豈不樂哉!
教室后面的“落筆有神韻,思緒滿天飛”的展示區是學生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好地方。這里有他們的書法作品、日記佳作,也有他們的涂鴉作品,還有一些精致的剪紙,雖稱不上華麗,但也算得上清新。
“爭奇斗艷”是學生競爭合作的擂臺——“勤學小博士”為學生提供了真知的榜樣,“遵規守紀”的小明星為學生樹起了真性的榜樣,“關愛他人”的小天使使班級的氣氛其樂融融,團結互助的5個小組讓合作之風吹滿班級。
像這樣,班級的每一處教室布置都可以取一個很特別的名字,這樣不僅能為班級布置添色,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物質建設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在班級布置時開動腦筋,在本班特色下設計出很有童趣的名字、新穎的欄目,從而達到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目的。
二、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的核心文化,是存在于每個人心底的,指引每個人的行為。精神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魂”,也就是班主任所起到的引領作用,有了魂,學生們才能有“形”,才能使坐立行走等一切行動有章可循。
班級精神文化的基礎就是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包容、和睦相處。從學生進入班級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指導學生學會怎樣與他人交往,學會使用對不起、沒關系等詞語,有一顆容納百川的心;經常組織班級集體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動中學會團結互助,形成班級的凝聚力。
其次便是培養學生的是非感,從而形成一種正確的輿論氛圍,這是很重要的。也只有班級里有了正確的輿論,學生才能分辨是非,敢于堅持正義,自覺維護集體榮譽,那么正確的輿論氛圍是怎樣形成的呢?它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班上的一些事件、現象展開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以是班級集體中的一員為榮,以損害班級集體榮譽為恥”的共同價值觀。
最后便是民主,我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建設和諧的班級,而民主則是和諧的基礎。班級內倡導民主,班主任要利用休息時間多與學生接觸,參加學生的活動,班級的制度建設、重大的活動要與同學們一起討論決定。
三、班級制度文化
科學的班級制度是班級發展的有力保障,對于低段班級來說更是如此,從學習方面來說,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按時到校、尊敬師長、愛護學習用具、愛護公物等。隨著年級的升高,班級制度就要逐漸擴充,等到了高年級,班級制度建設應基本建立健全。
制度是無意志的,而人是有意志的,如何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那些冷冰冰的制度并自覺去遵守呢?我們可以把它編成一條條朗朗上口的語句或者歌謠。
比如:
課堂上的要求:坐如鐘,站如松,挺胸抬頭背不弓。回答問題先舉手,積極發言要大聲。
課間活動的要求:下課鈴聲響,安排要得當。樓道內,莫喧嘩,輕聲慢步,提前進課堂。
以上三方面是我對班級文化建設的小小想法,要想達到充滿柔性的、溫和的、理想的班級文化還需要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讓學生在這樣溫馨和睦、積極向上的集體里融洽地與同學相處,友好地進行合作,彼此之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使學生把自己的班級當成自己的“家”,那么我們的教育也就獲得了成功。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