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梅
摘 要:微課的教學實踐,一線教師一直在積極探索著,本著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困難,解決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探索微課的使用形式和內容,有一些小的收獲,但需要繼續前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微課;教學實踐
一、微課教學實踐
(一)微課輔助周末作業
對于我們這樣的寄宿制學校,當時我們亟須解決的一大問題是周末作業的輔導和及時反饋,如果周末作業都放到周一返校后批改和講解,對學生來講,這種反饋很不及時,而且有些學生在家里對于不會不懂的問題也不能及時解決,對老師來講,周一在校評講周末作業,批改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評講也會耗費一到兩節課的時間,這樣也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所以周末作業的處理方式一直是我們老師非常頭疼的事情,而當我接觸到微課之后,我就在想,我們何不利用微課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所以我就開始嘗試著摸索各種軟件和設備,在2014年,錄屏軟件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是我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是:如何才能邊講邊寫,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只講出來的層次上,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請教了很多走在前沿的老師們,最后終于從清華附中的張老師那里得到了答案,他告訴我,在平板上有一個叫explain everything的軟件,可以實現邊評講邊書寫邊錄屏,然后我就開始我的周末作業錄制,每周我就會把學生周末作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錄制好,然后周六發到家長群里面,這樣孩子們在做完作業后,針對自己不會不懂的問題就可以下載視頻,觀看自己需要觀看的部分,真正做到哪里不懂點哪里,在聽懂之后再獨立完成自己的糾錯任務。為了培養優生的思維能力,周末作業的視頻講解任務我慢慢過渡給學生進行講解,如果能講出來的話,那學生的思維一定能達到一定高度,所以,我們利用微課,既解決了周末作業學生和老師的問題,也鍛煉和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微課輔助專題及難點的突破
在初三復習階段,由于課堂容量有限,對于一些小專題及難點問題,我們嘗試在課后用微課解決,我在初三復習階段錄制了一系列的微課小專題,比如: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角平分線在平行四邊形中的應用、分式方程有增根與無解專題等等。
通過這些微課視頻的課后輔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掌握情況反復觀看,反復復習,直到完全弄懂掌握為止。
(三)微課輔助新課教學
將微課直接嵌入課堂教學的首要困難就是:如果堅持自己錄微課視頻,那我們的作品產量將跟不上我們的教學進度。所以我采取的措施是,自己不僅錄制一些微課輔助教學,也積極搜索網絡上的各種微課視頻資源,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擇優選用。“洋蔥數學”就是一款非常好的數學學習軟件,它將動畫和打游戲融入數學學習中,當我發現這個軟件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推薦給整個學校的師生們,期望著我周邊的人也掀起一股學數學的熱潮。例如,在學習“關于原點對稱的坐標”時,讓學生在課前學習了洋蔥數學中微課的“旋轉前后點的坐標特征”。在學習“確定位置”這一節時,用了洋蔥數學的課前微課,效果比較好。
二、微課教學實踐的收獲
微課的創新設計并不是取代或者排斥傳統課堂,而是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育者還得認真思考如何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發現問題,主動組織、研討,去解決問題,將微課、微視頻作為輔助課堂教學的載體,便于學生自主開放學習,真正實現課堂高效率。
其次,不能為了用微課而做微課。我們的教學模式需要創新,需要高效,但是盲目的微課課程、不考慮實際應用的課程開發是毫無意義的。微課課堂不僅要輔助老師的課堂教學,更要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微課存在的唯一理由是:讓教師教得更輕松,學生學得更快樂、更高效。所以我們應當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環境和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困惑,適當運用微課,與自己的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真正解決自己教學中產生的各種困難和困惑,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精彩,使教學效益最大化,這才發揮了微課的真正作用。
教師在設計一堂微課的時候,必須先鉆研教材,讀透教材,抓住重難點,進而活用教材;再搜集相關素材,組織整理,調整歸納,進而呈現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收獲教學成效。這一系列的過程,看似復雜,但是實施的效果卻是事半功倍的。
本次微課教學實踐帶來的成績雖然還沒有形成很大的影響,但是還是有一些效果的,至少我們一直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著。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