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益民
摘 要:基于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的研究,首先分析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主要有教師缺少進修學習機會、教學方式陳舊單一、家長教學理念落后等問題,然后通過采取加強教師知識儲備、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農村家長教育理念、提高學生思維想象力等方式來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 數學課堂 情境教學 家長配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c)-0188-02
近年來,隨著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教育方面課程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入進行。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師要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采取創新型的教學方式,組織積極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尤其在農村小學中,農村小學數學科目是學生養成良好獨立思考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的基礎階段,但農村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還是比較落后的,因此,更需要教師采取合適的課堂教學策略,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
1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1 教師缺少進修學習機會
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師資力量欠缺,很多教師一人負責多個班級的教學內容,工作過于繁重,經常工作中無法完成的事務,要在休息時間處理,教學壓力過重。幾乎沒有時間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無法更詳細了解學生情況,導致教師無法給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1]。而且,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很少,很多教師也是采用過去的教學經驗給學生講解,對于新時代下的創新理念和方法,教師并沒有機會接觸,新時代的學科特點在教學中無法體現,新課改中提到的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也沒有得到有效進行。
1.2 教學方式陳舊單一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傳統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和課堂時間容易把控,課程節奏容易控制,但是這樣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會錯過重要知識點,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課堂中容易走神,不能很好地掌握課堂知識點,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會阻礙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從而大大降低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1.3 家長教學理念落后
小學數學的很多內容通過課外實踐,會促進學生很好的掌握,而小學生大多自主能力較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時不僅需要教師的鞭策,同時也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很普遍,因此,幫助學生將教材內容與生活體驗相結合,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家長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會潛移默化地提高。農村家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很強的教育理念,而且很多學生是爺爺奶奶在照顧,因此,學生的課外教育需要加強。
2 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2.1 加強教師知識儲備
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落實新課改的指導方針,勇于研究和創新多樣化的教育模式[2]。學校也要加強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如果校方培訓經費有限,前期可以安排教學水平和工作積極性較高的教師外出學習,學習回校后再給學校其他教師進行培訓指導,與此同時,學校可以指定一些考核標準,來檢測教師是否達到培訓標準,積極獎勵優秀的教師,對于不符合標準的教師,還要加強培訓力度,這樣,既節省了培訓經費,又使教師得到良好的培訓機會。而且,面對時代的飛速發展,網絡的日常普及,教師也要善于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掌握更靈活的教學方式,同時加強對學生成長情況、性格特點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內容,從而使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
2.2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新型的教學策略中,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完成,教師在教學方面的需求,學校要大力支持,使教師的教學熱情更加飽滿,能夠創造更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除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還可以采用新型的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問題情境教學等,這樣新型的教學方式會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帶給他們不同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對數學的深入研究,課堂效率顯著提高。而要想這些教學方式在課堂中有更好效果,需要配備完善的教學設備,還需要教師在課下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無形中又加重了教師的任務。因此,學校給教師配備好需要的教學資源的同時,還要適度安排教師的帶班數量,從而使有效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2.3 提高農村家長教育理念
小學數學教學中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家長的積極配合。首先要加強家長的教育理念,現在農村家長的普遍想法就是,將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跟教師學習的,學生的學習問題就應該教師負責,這種思想導致大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漠不關心,有任何問題直接告訴去找教師,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沒有任何益處的[3]。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家長會上可以多次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列舉一些積極參與教學工作的家長對學生學習的正向激勵,提升家長的重視程度。對于家長不在身邊的學生,可以找到對學生有指導能力的親戚來幫忙。農村家長普遍知識水平不高,對于學生的教育問題,教師要加強對家長的引導和溝通,使學生善于發現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必要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4 提高學生思維想象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將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當前小學數學的主要教學目標。而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經費緊張、教學資源有限、學生學習意識差等問題,教師的教學工作很難開展。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熟練掌握答題技巧,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索更多的解題方式,這樣既有利于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而且,教師在傳授數學基本知識時,一定要全面化,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倍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采用多媒體教學,課前在網絡上找到一些動物園的一些動物的影響資料,讓學生們可以看到幾種動物的具體數量,同學們,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有6只猴子、2只孔雀、4只兔子,數字之間不僅有加減關系,還有倍數關系,從而引出“倍數”概念。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今天在學校門口停1輛公交車、3輛轎車和6輛自行車,回答他們之間的倍數關系,教師可舉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來加深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課程結束后,教師要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鼓勵,促進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 結語
總體來說,農村小學教學中,教學資源有限,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而且大多家長沒有較強的教育理念,因此,對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來說,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要將加強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勇于采用創新型教育方式,改善教學理念,開展多樣性教學活動,以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他們的知識領域,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高雅.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動手操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4.
[2] 王剛,朱啟俊.關于小學數學教師培訓有效性的探討[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5):108-110.
[3] 黃榮瑜.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思考——以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