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海珍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大幅度的提升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和以往相比發生了較大改變,其中顯著的變化莫過于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推進,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審美素質學科,也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趨勢和學生心理特點改革教學方式。其中影像教學符合當下視覺文化特點,可以改變傳統單一沉悶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對影像理解和解讀能力,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對此,從引導學生欣賞影像、分析影像、解析影像等分析在初中美術課堂實施影像教學策略,望給予美術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影像教學;實施策略
在1986年《電影美學》中,就有電影評論家提出“視覺文化”,得到國內外廣大學者關注。視覺影像也不斷影響著現代人生活和理念,在廣告、卡通、傳媒、發型、服飾、招貼、影視等呈現影像,初中階段學生作為青少年主體,自然而然會受到視覺化影響,因而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引入影像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創作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一、引導學生欣賞影像 產生情感共鳴
思維的基礎在于感知,多數課程都建立在抽象符號基礎上,美術課程則在于讓學生接觸具體的環境和事物,不僅能為學生思維提供較為豐富的營養支持,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創新精神在知識經濟時代是社會成員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在于培養學生革新能力和創造精神,使其能在現有基礎和條件的前提下尋找新規律和創造新方法等。在初中美術教育中融入設計元素并引導學生欣賞影像,可以促使學生對現實世界中的美充滿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并通過獨立分析和思考后,以美術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
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欣賞作品的點、線、面并感受畫面色彩美,認識和了解作品排列空間結構,逐漸理解美術作品中傳達的含義,進而掌握美術作品設計元素,更好地提高審美觀念和智力以及美感。將設計元素和美術教學相結合目的在于傳承美術文化,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實現美術教育目標。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了解教學內容中涵蓋的設計因素并一一為學生講解,重點為學生講授分析設計元素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分析影像 了解美術技能
自主性是創新能力最為重要的特征,促使學生在多種條件下不斷自我探索,不會受外界壓力而停滯不前。在初中美術教育開展影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果依舊沉浸于傳統單一沉悶教學中,學生只能掌握簡單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相關繪畫技巧,不會啟發思維討論問題,更不會思考美術中的內涵。所以需要不斷創新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學會感悟和探討,提高美術教育效果。以《讓我們生活更美好》一課為例,美術教師除了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和器材向學生展示各個生活器具特點、形狀、各個部位繪畫技巧,還可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搜集各個室內裝飾品種類形態,例如吊燈在室內空間中發揮的作用,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立體形象。與此同時還可將學生分為各個小組討論各種室內裝飾品,主要討論自己喜歡哪種室內裝飾品并闡述自己為何喜歡。此過程可以激活學生思維,能夠持續重組自己觀察到室內裝飾品形態,經過一系列搜集、觀察、討論、思考后鼓勵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室內裝飾品。美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強調繪畫作品是否美或合格,目的在于鼓勵學生發揮自身創新意識,體現學生主觀能動性。此外,為了強化學生對所學繪畫作品理解,還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后不斷探索作品內涵,豐富美術知識素材,最大限度地提高美術教育效果。
三、引導學生解析影像 學會批判解讀
美術教育是一門發現美、創造美和欣賞美的過程,美并非是單體,而具有豐富的變化形式。因而,美術教育需要通過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從獨特視角發現和觀察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美的能力,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盡管很多美術教師在教育中并不愿意承認工業化美術教育模式存在,但各種考試系統和評價標準都讓美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向標準化。在初中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對學生體會生活現象和觀察生活現象中的美有著良好的基礎性價值。引導批判解讀策略是指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讀懂影像所蘊含的內在含義。視覺解讀可以從視覺感知和視覺思維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視覺感知和視覺思維,再到達視覺批判解讀環節。教師在初中美術課堂實施“影像教學”時運用解析影像,學生可以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增強分析能力,以達到視覺強化的過程。
總而言之,美術課程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人類文化,身處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獨特的特征以及對社會生活的貢獻。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熟知教材和明確教學目標,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使教學更顯章法。通過影像教學可以更好地自發學生朱自主性,拉近教師和學生距離,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徐瓊.初中美術課堂“影像教學”實施策略的探索[D].合肥師范學院,2017.
[2]陳曦.試論“影像教學”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下),2017(12).
[3]楊愛霞.初中美術課堂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