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英
摘 要:信息技術屬于初中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其既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所開展的教學評價存在參與評價主體較少、學習評價指標設計不科學、評價方式單一等問題,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以期更好地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問題;策略
教學評價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體系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傳統教學評價弊端日益凸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需要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以期更好地發揮初中教學評價的作用。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常見問題
1.參與評價主體較少
目前,大多數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來進行,雖然一些學校倡導學生參與教學評價,但是僅局限于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評價之中,這樣不僅無法滿足新課改所提出的以學生為核心來開展教學活動,而且不利于學生自我認識的提升。
2.學習評價深度有待提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調整和完善,對教學評價指標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設計,但是一些初中院校認為信息技術課程不屬于高考內容,因此未對其進行深入、系統的評價,從而導致學習評價深入不夠,只是簡單地對一些課堂上常見的現象進行羅列,并未從科學的角度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從而導致教學評價效果不理想。
3.評價方式單一
目前大多數初中院校所開展的評價方式注重結果評價,而忽視了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性,并且缺乏總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這樣不僅會對教學評價結果產生不利影響,而且還會對教學策略和教學目標的制定產生不利影響。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的策略
1.全方位進行課堂評價
所謂全方位通常是指教學評價必須全員、全程來對與學生相關的技能發展、素質培養等信息進行采集和利用,以期對學生的全部學習過程進行全方位、動態的反映。全方位課堂評價要求教師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進行系統性的評價,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可以在教學評價中得到收獲、啟發和發展。同時,全方位課堂評價還需要對獨立思考的過程、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積極探索發現的過程進行評價,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巧用自主評價
新課改倡導課堂教學的多主體評價,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自我評價習慣的培養,這樣不僅可以推動學生自我發展,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我判斷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巧用自主評價,盡可能地打破評價權威,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民主的評價氛圍,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足夠的尊重。例如,在進行“PPT多媒體作品制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和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動手操作,隨后教師可以開展自主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的操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
3.開展多樣化評價方式
通常情況下,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實際操作或學生作品進行評價的主要方式,因此所選擇的評價方式盡可能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如同學之間不記名互評、教師評分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新課改下,課堂教學評價開始更多地注重于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評價,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信息素養的評價。同時,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還需要盡可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作品,以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了解和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效提高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大綱要求和學生特點來開展全方位課堂評價、自主評價、多樣化評價等,并根據評價結果來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朱婷婷.初中信息技術課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開封市某中學為例[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3(8):55-56.
[2]白靜.基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19):181-182.
[3]李惠敏.教學評價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14(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