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俠
摘 要: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利用主觀能動性投身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最終實現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基于此,分析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初中數學教學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高中數學知識的基礎。因此,教師為奠定學生堅定的基礎,使其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在教學中探索并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促使學生樂于學習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和效率。
一、注重培養學生興趣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都知道,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脫軌現象。就是說學生在執行教師的要求或者是教學活動中背離了教師的本意、原則,最終導致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教與學沒有協調發展,而這種不協調性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利用科學的教學措施消除這種現象,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出學生內心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正負數、數軸以及相反數等概念性知識時,教師可以在運算的過程中強調計算錯誤的嚴重性,而后再與學生共同討論為什么一步錯、步步錯;最后選擇一名學生代表到臺前講解分析過程,由教師對學生分析的內容和過程做最后總結。這樣可以有效加強對學生知識點的記憶,并且增強學生的數學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引導者,初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并在實際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運用“因材施教”方法
因材施教也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措施。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善的認知觀和價值觀,性格和興趣愛好不同,并且學生的個人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將學生分層,在講解新的教學內容時布置難度不同的任務,以此實現學生整體數學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師將數學成績好、基礎扎實、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而這個小組的學習任務難度要提高,以探索和拓展教學為主,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數學思維;對于數學成績不高、學習能力較弱、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分為一組,該組學生的學習任務難度要稍低,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逐漸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所有的學生都可以體驗成功,進而增強學習信心,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目前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加之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也積極采用多媒體技術組織教學活動,并且多媒體技術在實際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常教師可以在講解抽象性比較強、難以理解的知識時選擇使用多媒體,促使學生深入學習并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函數”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函數圖象的變化過程,以此加深學生對函數的理解,促使學生掌握函數圖象變化規律以及函數性質,在為高中階段繼續學習深奧的函數知識奠定基礎的同時,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突出展示功能,在重難點知識點上做出標記,或者是通過影像與聲音的結合,促使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等感官全部參與到數學教學中,這樣有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場所,教師想要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就需要重視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盡量為學生營造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教師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第一,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含量,拓展知識面。如果教師擁有廣博的學識,能夠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生活和工作等進行有效結合,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吸引力。第二,教師要注意增進與學生的感情,拉近雙方的距離。在教學中,很多學生畏懼教師,不敢發言,甚至不敢與教師進行交流,這樣學生不會主動向教師詢問解決問題的方法,影響數學學習質量,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彼此成為朋友,為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奠定基礎。第三,在課堂教學中要更加開放,加強課堂教學互動。如果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就會受到影響,這就需要教師使學生主動學習,不僅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也可以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進而提升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綜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本文提出注重培養學生興趣、運用“因材施教”方法、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等措施,對學生展開全方位的培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娜.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J].新課程(下),2018(6).
[2]孫兆安.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分析[J].好家長,2015(42).
[3]王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究[J].教育革新,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