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成
摘 要:學習興趣是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創造的內驅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興趣對數學學習的重要作用,要認真分析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各種因素,并運用多種策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濃厚學習興趣的驅使下展開數學知識的高效構建。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激發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能推動學生探求新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教學實踐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有著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總是能積極地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展開互動,總是能把握一切機會來構建新知。而那些學習興趣低下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在教師和家長的要求下被動展開學習,學習效率可想而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樂學、善學、會學。
一、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所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并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若干個問題情境,激發起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而且問題情境的創設不能太簡單,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回答出的問題,當然不足以讓學生積極地展開新知的探索活動。問題情境的創設也不能太難,否則就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受挫心里嚴重了,也就不能很好地展開知識的構建。因此問題情境的創設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得學生通過一定的思索和努力,就能加以解決。
例如,“有理數的乘法”,我們教師可以創設如下問題情境:小強家的屋檐下邊住著一群螞蟻,一天,小強發現他家屋檐下的一只螞蟻以每分鐘2米的速度向東爬行3分鐘后到達覓食處,那么,這個螞蟻現在位于家的位置的哪個方向呢?相距多少米?當螞蟻把食物搬回洞穴后,它又以每分鐘2米的速度向西爬行3分鐘后到達覓食處,那么這個螞蟻現在位于家的位置的哪個方向呢?相距多少米?學生學習過有理數的相關知識之后,會明白,若規定螞蟻向東爬行為正方向,那么螞蟻第一次的覓食就可以表示為2×3=6(米),螞蟻此時處于螞蟻洞穴的東邊。螞蟻第二次的覓食就可以表示為3×(-2)=-6(米),螞蟻此時處于螞蟻洞穴的西邊。緊接著,教師可以在呈現若干道不同符合的有理數乘法,讓學生展開計算、觀察、歸納和總結,讓學生得出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會一步步地展開知識的探索活動。
二、分層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從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學生是坐在同一間教室里,由相同的教師授課,但是學生構建到的知識體系是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在,有些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學習中的重難點,但是有些學生卻是在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后依然不能很好地展開計算和運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進行蜻蜓點水式的引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點,但是對于學習能力欠缺的學生而言,只會加重他們的學習負擔,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特點,展開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展開知識的構建,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構建數學知識的樂趣,進而激發起班級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整式的加減”,在教學這節課的知識時,我們教師可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展開,如,先引導學生復習用字母表示數,單項式、多項式以及有理數運算等基本知識,然后讓學生學習同類項和合并同類項的相關知識,接著再引導學生學習合并同類項化簡求值的相關知識。課堂結束時,教師還可以呈現層次性的練習題目,讓班級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展開層次性的練習。
三、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已經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教學工具。我們教師要將多媒體課件科學地運用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使之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使之圖文并茂地呈現知識內容,使之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這節課時,我們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生活中的情境圖片,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情境圖片,感受生活中一些美麗豐富的幾何圖形。如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北京奧運的五環圖案,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鳥巢的立體圖案,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西方國家的城堡圖片。并且,教師要一邊呈現美輪美奐的圖片,一邊引導學生講述他們從圖片中發現的幾何圖形,讓學生經歷從現實情景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驅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是學生高效構建數學知識的內驅力。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采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莫方.微課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7).
[2]常程蘭.網絡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究[J].新課程(下),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