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叼叼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與發展,班級的管理與建設對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僅立足于認知與感悟,以“美化班級環境,營造良好氛圍”“設置不同崗位,學生自我管理”和“定期開展班會,師生共同成長”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就新課程環境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發表個人的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班主任;有效策略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直接管理者、組織者和建設者,對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班級管理是一項非常艱巨卻十分重要的工作,班主任一定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最終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以下,筆者僅立足于自身的實踐與感悟,圍繞新課程環境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展開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一、美化班級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良好的班級環境可以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氛圍,使學生保持舒適的心情,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而通常情況下,班級環境分為兩種,一種是班級的硬件環境,即班級的布置;一種是班級的軟件環境,即班級的文化。鑒于此,班主任就可以從這兩方面來對班級進行管理和建設。
例如,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辟出固定的位置,讓學生擺放一些親自種的或者從家里帶來的花花草草,班里的學生輪流為這些綠色植物澆水和護理。這些綠植不僅可以讓學生感覺到家的溫馨,還可以讓教室充滿生機。其次,在班級的一角建立一個“交流圖書館”,學生可以把自己最愛的書放在書籍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換閱讀。如此一來,既可以培養學生讀書的良好習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分享。然后還可以在教室的后黑板中留一部分位置做“小小作品展”,每個月份都可以有不同的主題,如九月份可以是“老師您辛苦了”的主題教育活動,可以展示學生對老師的祝福,或制作的手抄報;十月份可以是“我的作品”的主題活動,學生可以展示繪畫作品、優秀作文、作業等。除此之外,班級的環境建設還有很多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打造專屬于本班的班級環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設置不同崗位,學生自我管理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將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作為班級的主要構成者、班級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對班級有著絕對的管理權和建設權。鑒于此,班主任要把班級還給學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例如,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通常會設置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和宣傳委員等崗位,在這些崗位的基礎上,班主任還可以設置其他的崗位,如紀律、衛生、班級財產管理等小組長,各個學科還可以有各個學科的課代表。還可以成立文學、科技、繪畫、音樂等興趣小組,選出興趣組組長。這些崗位的人不是固定不變的,班主任可以規定間隔多長時間來進行換屆選舉,爭取讓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積累不同的實踐經驗。如此一來,在不同崗位的體驗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擅長的一方面,并發現自己的不足。另外,在不同的崗位上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會使學生之間更加地理解彼此,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同時這些崗位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鍛煉、一種鼓舞,會激勵每個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班級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定期開展班會,師生共同成長
主題班會的開展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或以不同月份為主題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定期開展主題班會是教育學生的良好時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因為,在主題班會教育中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等方方面面的情況,主題班會的開展可以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
例如,在九月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主題班會。這個主題班會不光是教師要準備,學生也要搜集相應的資料,整理如何體現愛我中華這個主題。比如在班會中,可以安排學生們唱《愛我中華》這首歌曲,先營造一個氛圍,為接下來的活動做一個良好的鋪墊。接著教師可以從紀念“九一八”中引導學生感受視死如歸、英勇奮戰、堅韌不拔、團結一心的抗戰精神;還可以從慶祝中秋節中讓學生了解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為學生講解“中秋節由來”,還可以安排學生合唱《水調歌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主題班會,學生可以感受偉大的抗戰精神,更加了解我國輝煌的文化,從而可以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樹立正確的愛國觀。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班級建設與管理中,班主任應該一切都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需求,爭取為學生打造一個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班級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舒國蓮.基于課程改革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8(7).
[2]黃萬河.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以及優化策略芻議[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