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曦
摘 要:“創新”對于新時期的青少年而言十分重要,如何在物理學科中幫助學生跨越障礙,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新課改背景下物理教育者應認真思考的課題。結合物理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深入解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障礙;創新思維;培養
從教育本質上來說,學習本身應該是一個十分愉悅且享受的過程,但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很多人并不認同這個觀點,物理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暫且不論是否能夠在學習中產生愉快的心情,僅僅是最基本的認知都讓他們感到力不從心。而學生眼中的障礙,其實是一種思維上的障礙。固化的結論接受多了,學生喪失了獨立思考與大膽創新的意識與能力,思維僵化成為他們最大的學習障礙。當創新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顯著的標簽,如何幫助中學生跨越物理思維上的障礙,引導他們學會對知識進行大膽“改組”,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有創見的、新穎的思維,值得每位物理教師認真思考。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物理課堂中創新思維的訓練與培養進行了詳細解析。
一、為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創新的前提是興趣,對于一件沒有興趣去做的事情,很難產生創造的激情,尤其是在學生本身就對知識產生抵觸心理時,跨越學生的心理障礙是實現創造性學習和創新發展的關鍵。創新思維如同一顆種子,只有在適宜的條件下才能夠生根發芽,這個條件就是輕松學習、快樂思考的學習氛圍。如在學習電阻定律時,先給大家展示一些在現實生活中有關電阻的圖片,像可以調節光度的臺燈、電阻溫度計等等,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哪些因素和電阻有關,這些因素之間是否存在共性?接著通過情境創建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猜想:
①可調光的臺燈,燈光亮度是通過滑動變阻器來完成的,那么其中什么因素和電阻有關?
②有兩只分別為“100W,220V”和“60W,220V”的兩個白熾燈,讓學生先觀察對比它們燈絲粗細,猜想一下燈泡亮度,然后進行現象演示,讓學生繼續猜想什么因素和電阻相關?
③將一些粗細、長度相同但材料不同的電纜線圖片進行展示,讓學生觀察這些電纜線的電阻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并猜想什么因素與電阻有關?
最后讓學生將這些猜想進行歸納總結,并引出“電阻與相關因素之間存在的定量關系”的探究課題。從學生最熟悉的日常為切入點,借助多媒體的直觀展示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是在一種輕松自然的情況下進入知識的核心中,完全避免了心理障礙的產生,積極地在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中,創新意識逐漸凸顯。
二、做好創新思維的強化訓練
創新思維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品質和能力,它是需要在長期的訓練中產生并被強化的。學生之所以不具備創新思維,主要是接受固化的東西比較多,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從而形成思維障礙。因此物理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時,應打破這種思維僵局,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縱、橫多角度延伸,對知識進行拓展,實現創新思維與認知過程的雙向發展。如在學習“物體的浮與沉”時,學生面對:“兩個分別由鋁與銅制成的實心金屬球,系上細線掛在兩個測力計上并完全浸入水里,這時會出現相同的測力計示數。那么如果兩個球被提出水面,示數大的測力計會是哪個?兩個球被同時浸入到煤油里又會怎樣?”這樣的問題,感覺無從下手。這時可以從“反向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如果這個過程反著來,兩個測力計示數在空氣中完全相同,浸入水里的兩個金屬球,銅球所受浮力小于鋁球所受浮力,如果想讓兩個測力計示數相同,鋁球需要加重,而這個時候同時將兩個球提出水面,那么哪個測力計示數更大?”采取反問的方法,學生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思維的突破點,思考之后想到了測力計示數大的應該是鋁球。那么在進行第二問的分析時,鼓勵學生采取同樣的方法自已分析,他們很快就得到了正確結論。這種思維訓練方法,對于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提高十分有效。
三、讓實驗成為提高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
最好的創新來自于實踐。讓學生突破障礙,實現創新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讓他們親自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而在物理學習中,實驗莫過于是最好的實踐途徑。將一些實驗交由學生進行操作,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創新感知能力。如在認識“短路”時,將兩節干電池,兩只2.5W的小燈泡,兩只開關,若干導線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并研究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將干電池的正負極分別與開關和導線相連,將開關閉合后,摸摸干電池和導線,會有怎樣的感覺?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將兩個燈泡、導線、干電池和開關1串聯起來,開關合上后會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相同電路情況下,將其中一只燈泡和開關2并聯,并將兩個開關同時閉合,會怎樣?為什么?”實驗與探究并行的方法,是學生思維最容易受到“刺激”而變得活躍且富有創造性的,他們很快就理解了“短路”,并在探究中發現了電源短路的危害,有的學生還找到了如何規避短路危害的方法。
實踐沒有止境,創新同樣沒有止境。當教育開啟了更深層次的改革,隨著新課改的深度推進,如何培養創造型、創新型人才始終是每位教育者的任務和目標。新時期的物理教育者,應丟掉那些“立場多、表態多、結論多”的教學詬病,幫助學生跨越思維障礙,讓物理課堂成為他們展現自我的舞臺和大膽求新的平臺。
參考文獻:
[1]焦西會.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32):88.
[2]侯麗梅,李春密.中學生物理學習創造性思維的障礙分析及教學對策初探[J].物理教師,2001(4):31-32.
[3]戴翠霞.中學物理學習中創造性思維的障礙與對策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