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吉明
【摘要】 目的 研究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方法 11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 根據分娩方式不同分為Ⅰ組(33例)和Ⅱ組(77例)。Ⅰ組產婦經陰道進行分娩, Ⅱ組產婦經剖宮產手術進行分娩,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無一例子宮破裂, Ⅰ組產婦平均出血量(150.04±
62.24)ml、平均住院時間(5.03±0.23)d明顯低于Ⅱ組產婦(210.19±80.43)ml、(7.83±1.64)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8291、9.7417, P<0.05);Ⅰ組產婦新生兒1 min Apgar評分(8.63±1.03)分明顯高于Ⅱ組
產婦(7.03±0.6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8327, P<0.05), Ⅰ組產婦術后發熱1例、使用鎮痛藥2例,
均少于Ⅱ組產婦的13例、19例,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909、5.1820, P<0.05);Ⅰ組新生兒體重(2766.42±685.29)g, Ⅱ組新生兒體重(2768.92±671.69)g,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178, P>0.05)。
結論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應以剖宮產分娩方式為主, 符合經陰道分娩臨床指征的產婦, 經產婦及家屬同意應采用經陰道分娩方式。
【關鍵詞】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34
瘢痕子宮是女性患者進行子宮手術造成子宮表面生成瘢痕, 常見于剖宮產手術術后、子宮肌瘤術后等, 近些年, 隨著手術水平的提高與眾多因素的影響, 選擇剖宮產手術進行分娩的產婦越來越多, 因此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發生率也逐年升高[1]。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有子宮破裂的風險, 因此應結合產婦臨床指征為其選擇最合適的分娩方式。本文選取本院婦產科11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的產婦為研究對象, 根據分娩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兩組, 對比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的分娩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產婦110例, 根據分娩方式不同分為Ⅰ組(33例)和Ⅱ組(77例)。Ⅰ組年齡25~41歲, 平均年齡(31.88±5.21)歲, 剖宮產次數1~2次, 平均次數(1.51±
0.57)次,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91±1.72)周, 距離上一次剖宮產時間1~10年, 平均時間(5.11±0.58)年。Ⅱ組
年齡24~40歲, 平均年齡(30.14±5.61)歲, 剖宮產次數1~2次,
平均次數(1.47±0.63)次,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8.85±
1.54)周, 距離上一次剖宮產時間2~10年, 平均時間(5.47±
0.49)年。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Ⅰ組產婦經陰道進行分娩, 臨床指征包括[2]:①術前預估胎兒體重<3.6 kg, 胎兒胎位正, 未發現不對稱情況;②產婦上一次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情況良好;
③產婦既往無子宮破裂史及子宮手術史等;④經醫師術前談話后, 產婦自愿選擇經陰道分娩方式;⑤產婦無剖宮產手術指征。Ⅱ組產婦經剖宮產手術進行分娩, 臨床指征包括[3]:①產道存在異常, 不能選擇經陰道自然分娩;②產力異常, 產婦出現宮縮乏力, 治療效果不佳;③胎兒胎位異常、胎兒過大或畸形等;④胎兒在宮內出現胎兒窘迫, 治療效果不佳, 不能經陰道自然分娩;⑤高度妊娠高血壓、先兆子宮破裂、高齡產婦、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產婦等;⑥有剖宮產史的產婦。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過程中子宮破裂情況, 觀察平均出血量、1 min Apgar評分、新生兒體重、產婦術后發熱情況、使用鎮痛藥情況以及平均住院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無一例子宮破裂, Ⅰ組產婦平均出血量(150.04±62.24)ml、平均住院時間(5.03±0.23)d明顯低于Ⅱ組
產婦(210.19±80.43)ml、(7.83±1.64)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8291、9.7417, P<0.05);Ⅰ組產婦新生兒1 min Apgar評分(8.63±1.03)分明顯高于Ⅱ組產婦(7.03±0.6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8327, P<0.05), Ⅰ組產婦術后發熱1例、使用鎮痛藥2例, 均少于Ⅱ組產婦的13例、19例,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909、5.1820, P<0.05);Ⅰ組新生兒體重(2766.42±
685.29)g, Ⅱ組新生兒體重(2768.92±671.69)g,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178, P>0.05)。
3 討論
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產婦, 其盆腔往往伴有輕重不一的粘連情況, 再次行剖宮產手術難度較大, 子宮的瘢痕和粘連情況導致其彈性差, 故瘢痕子宮術中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較正常子宮高[4]。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的分娩方式選擇很重要, 本文就經陰道分娩和經剖宮產手術分娩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顯示, Ⅰ組產婦平均出血量、術后發熱情況、使用鎮痛藥情況以及平均住院時間明顯少于Ⅱ組, 且新生兒1 min Apgar評分明顯高于Ⅱ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新生兒體重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剖宮產手術術中暴露胎兒不充分, 容易出現取頭困難, 故新生兒出現不同程度缺氧情況,endprint
1 min Apgar評分較低。剖宮產對產婦的損傷較大, 住院時間長, 且手術費用和麻醉費用相對較高。研究已證實[5-10], 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術中出血量較少, 對產婦損傷小, 可縮短住院時間, 與本次研究分析結果一致。瘢痕子宮產婦經評估選擇陰道分娩方式, 應注意詳細告知產婦及家屬經陰道分娩的利與弊, 且產婦距離上一次剖宮產>2年, 產婦陰道B超檢查瘢痕的厚度應>35 mm, 醫院設備滿足搶救條件等。
綜上所述,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應以剖宮產分娩方式為主, 符合經陰道分娩臨床指征的產婦, 經患者及家屬同意后采用應行經陰道分娩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勇.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對母嬰影響研究. 四川醫學, 2015, 36(8):1168-1170.
[2] 劉紅. 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140例分娩方式分析.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27):37-39.
[3] 洪建芬, 占海晏, 張翔珍, 等. 瘢痕子宮妊娠的分娩方式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23):3953-3954.
[4] 王新彥, 李洪霞, 冀濤, 等. 不同程度瘢痕子宮對再次妊娠子宮下段厚度及分娩方式選擇的影響. 醫學綜述, 2017, 23(4): 814-816.
[5] 楊雅蘭.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0):2066-2068.
[6] 張鐵兵. 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的方法及臨床資料報告.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5):156.
[7] 章鵬鵬. 204例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分析. 皖南醫學院, 2015.
[8] 林琴君, 王曉紅. 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分析.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7, 37(6):749-750.
[9] 伍玉琴. 8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的臨床分析. 健康之路, 2013, 12(9):257-258.
[10] 范春梅.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268例分娩方式分析.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1, 10(7):512-513.
[收稿日期:2017~1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