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穎
摘要:國內外在詞匯教學策略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如何以系統的、科學的、多樣的方式教授詞匯,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多維詞匯教學模式通過記憶短語和固定搭配,設計多樣化詞匯學習任務,創建情景模式,設計主題詞匯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
關鍵詞:多維;詞匯教學模式;大學英語
英語詞匯教學一直以來都沒有像語法、聽力、閱讀或寫作一樣受到重視。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更為明顯。為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學生應掌握大量新單詞。然而學生對詞匯和語言的真實掌握程度卻遠不盡如人意。因此,詞匯教學也同樣應得到重視。
1英語詞匯教學的主要方法
最早的詞匯教學法源于18世紀晚期的語法翻譯法。它的主要目標是為學生準備閱讀和寫作經典材料,并通過考試。該方法以古典文學為教學材料,學生們需要翻譯這些經典作品。
到了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見證了聽說法的誕生。
聽說法注重發音以及基本句型的操練。學生們通過例子和不斷訓練而非通過分析和記憶規則來學習語法。而詞匯作為主要的學習目標,則是根據它的難易度和熟悉度來選擇的。由于詞匯量過多,早期會給學習者錯覺: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積累新詞而不是確定這個詞的含義。而且當時學生的詞匯量也很有限,之后也并沒有出現系統的詞匯教學的研究。
詞匯短語法的提出者辛克萊和劉易斯認為詞匯短語是語言交際的基礎。他們強調詞匯不受語法規則的限制,因為語言不是由傳統的語法和詞匯組成,而是由詞匯短語組成。詞匯短語包括習語、固定搭配、和半固定表達等。他們認為,母語使用者能說出流利而準確的語言,是因為很多詞匯短語而不是單個詞語早已經儲存在他們的長期記憶中。正是因為如此,他們能容易檢索和組織已經存在的語言,并保證了語言的流暢性和準確性。
2多維詞匯教學模式
盡管國內外在詞匯教學策略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如何以系統的、科學的、多樣的方式教授詞匯,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多維詞匯教學模式通過記憶短語和固定搭配,設計多樣化詞匯學習任務,創建情景模式,主題詞匯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
1)記憶短語和固定搭配
一直以來,英語詞匯教學都是基于單個單詞的輸入和輸出,因此語言的流利性和準確性會受到阻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學英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多記憶相關短語或固定搭配,而非單個單詞,以喚起他們對詞匯短語的認識。隨著意識的深入,學生需要接受詞匯短語的訓練。例如:理解其內涵意義、語用意義和形式等。老師則可以提供高頻詞匯的分析和解釋,提供漢語翻譯等。
2)設計多樣化詞匯學習任務,內化詞匯
然而,記住所有的單詞并不能保證正確的使用這些詞。語言不僅源于交際,而且在交際中發展。由于詞匯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教師應設計出多樣化的任務,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所接觸到的短語。只有經常使用這些短語或固定搭配,才能真正將其內化。例如,在學完課文“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后,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挑出本文的重點詞匯,如“impress”,“encounter”,“consistent”等等。老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文中的短語或固定搭配,設計如造句,談論熱點話題,編成情景對話,表達個人意見等等任務。從長遠來看,學生語言的精確性和流利性,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將會增強,語言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3)創建隋景模式
教師可以構建和提供激發學生學習新詞匯的學習環境。在構建語境時,應考慮以下因素:人物、身份、話語中的場景。例如,在學習課文“A Test of True Love”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先用已學詞匯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之后,可以讓學生使用關鍵詞和詞匯短語設計一個“初次約會”的情景對話。在此情景對話中,他們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以便進行對話。接下來,學生可以被要求對對方做一個“英文表白”。當然,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情境,并在課堂上進行情境對話。這些有趣的情景,可以非常迅速的幫學生學習和鞏固相關詞匯及短語。
4)設計基于主題的詞匯教學
基于主題的詞匯教學包括對一個主題進行綜合的語言技能訓練,目的是使學生利用主題詞匯進行不同的活動。例如,學生可以復述課文大意,用所學的主題詞寫一篇論文。除了所學的詞匯,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供更多有關主題的信息,擴展與主題相關的詞匯,以增加學生對主題的了解。例如,在講到“求職面試”話題的時候,教師不僅可以總結大量回答面試問題的詞匯,也可以展示“求職面試”關系密切的簡歷的寫法,這都可以擴大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3結論
詞匯教學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教授詞匯表上的單詞。應該改變傳統的詞匯教學觀念和模式,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活動來優化詞匯習得。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實現有效的詞匯學習的目標,最終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