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
摘要土地管理法旨在通過科學手段對土地資源使用及相關制度進行管理,而物權法則以保護權利人的物權為主要目的。土地管理法和物權法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土地管理法為物權法的實施提供了法律基礎,為物權法的制定奠定了實踐基礎,同時耕地強制保護制度為物權法的市場準入提供了局限和界定,土地承包法則為新型物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物權法中將土地資源歸于不動產以及對不動產進行科學合理的登記制度,為土地管理法中不動產管理以及法律關系提供了依據,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不動產登記制度。
關鍵詞土地管理法 物權法 不動產 管理
一、引言
土地管理法是指國家通過科學合理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現有的土地財產相關制度以及土地資源的使用進行管理和控制,而物權法是依據憲法而制定的明確物品歸屬以及保護權利人的物權等的法規,對維護國家經濟制度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重要作用。土地管理法是物權法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物權法的更好執行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未來物權法的制定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與此同時,物權法的實施對土地管理法管理作用的發揮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實行土地管理法的時候,根據目前市場發展規律對物權法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進和完善。應當對土地管理法與物權法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明確土地管理法與物權法對彼此的影響,從而對二者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促進土地資源管理與物權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二、土地管理法與物權法簡介
(一)土地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是國家通過科學合理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現有的土地財產相關制度以及土地資源的使用進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種法規,目的在于對我國現有的土地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和高效利用,避免土地資源占有以及利益沖突矛盾,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土地管理法的修訂是以新時期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為背景的,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和人們生活生產的需求,土地管理法的實施,對現有的土地征收,補償,土地資源分配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等進行了完善與改進,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協調了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使土地資源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利用,而且有利于社會穩定,推動我國土地事業實現健康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二)物權法
物權法是依據憲法而制定的明確物品歸屬以及保護權利人的物權等的法規,是建立在民法基礎之上的私法,以調整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管理為核心,具有強制性,固有性,并且關系到民事主體所擁有的財產,以物品歸屬權和公正公開為基本原則。物權法自2007年實施以來,經過了多次修訂與完善,現己基本趨于成熟。,對我國民事主體之間物品歸屬等問題的解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權法的實施不僅對我國公民物品所有權進行了明確清晰的規定,避免了物品歸屬中所產生的矛盾,同時物權法的實施也有利于土地管理法的改進與完善。
(三)土地管理法與物權法之間的關系
物權法的主要內容是對財產支配,財產流通的安全性與公平性等進行明確規定與科學管理,從而實現對社會經濟秩序的有效管理,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和積極改進的關鍵時期,物權法的實施為市場交易的正常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土地作為一種不動產是財產法中最重要的內容,如何對土地所有權進行有效管理和變更都成為物權法中的重要內容。有關土地權利的法規并不一定由物權法所決定,土地法中同樣有土地管理控制的相關法規。此外,土地管理法作為不動產中重要的法律法規,對我國土地資源使用及管理有重要意義,通過科學合理地實施土地管理法能夠對物權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并且對一些法理上的缺陷進行彌補,促進物權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快速發展。
三、土地管理法對物權法的作用
(一)土地物權制度為物權法的實施提供了法律依據
物權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對公民物品歸屬以及市場交易等進行了科學合理的管理控制,同時為各項民事主體法律關系的處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較短,所以物權法發展還不成熟,相關機制不完善,制度中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我國民法中關于財產關系的法律尚未健全,沒有對土地等不動產的歸屬等法律法規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而且現有的法規不夠集成化,規模較小,不符合國際市場慣例,難以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土地管理法的建立對土地所有權,土地資源使用權等進行明確規定和嚴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實踐的需求。其次,我國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了土地物權的使用原則,轉讓原則以及如何確定土地所有權等,對土地承包權和土地用途變更等相關事宜也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尤其是對土地不動產的糾紛和矛盾提供了較為完善的解決辦法,有助于對土地資源進行高效的管理。所以從法律角度而言,土地管理法為物權法中不動產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依據,對物權法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土地物權基本原則為物權法的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土地管理法中對土地資源使用權,變更權等各項權利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這些原則為物權法中關鍵制度的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礎。首先,從政治角度和法律角度而言,以土地資源為代表的不動產法律法規在物權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物權法尚未建立的時候,我國先行制定并執行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的制定實施為物權法的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礎。其次,土地管理法中對不動產的規定,以及對不動產所有權,變更權等的明確規定,是物權法建立的基礎。尤其是土地管理法中對現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易的正常進行以及保證交易公平公正等的規定,對物權法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物權法中對土地資源不動產的規定還有一定的欠缺,不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也不符合我國新時期農村土地政策的發展,土地管理法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對相關事宜進行明確清晰的規定,從而促進物權法的完善和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耕地強制保護制度為物權法的市場準入提供了局限和標準
土地管理法中耕地的強制保護制度,為物權法的市場準入提供了科學合理的局限的標準,有助于物權法的進一步發展,也有利于對我國耕地進行有效保護。我國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對耕地進行嚴格保護,要將農業用地轉化為非農業用地,必須經過政府審查和有關部門考核。通過這樣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能夠有效地保障我國農業發展,保護農民利益,并且符合國際上對土地使用權利的慣例,適應了新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土地資源十分稀缺的現在,耕地資源對農業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耕地強制保護制度的實施對國計民生有重要意義。物權變動是物權法中的重要內容,必須對物品所有權以及使用權等進行明確規定,才能保證市場交易的公平公正。所以土地管理法中對耕地的強制保護,為物權法中市場準入原則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局限和界定。
(四)承包經營權為新型物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土地管理法中對承包經營權的規定,為物權法中新型物權法規的制定奠定了基礎。首先,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物權法中對財產關系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相關規定操作性較差,無法滿足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改進,需要不斷建立新型物權,由于物權法中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制約了新型物權的建立,而土地承包經營權為新型物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其次,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實施,能夠有效地保護農民利益,調動農民積極性,有效地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新型物權的建立借鑒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實踐經驗,對改進我國農村的經濟體制,推動財產關系良好發展,促進交易公平公正進行等都有重要意義。
四、物權法對土地管理法的作用
(一)物權法將土地資源歸于不動產,有利于正確認識土地不動產管理制度
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屬于基礎不動產,并且被其他不動產所依靠,而不動產財產權是指土地的物權,即土地的使用權,所有權,變更權等權利,同時也包括了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建筑物等,不動產財產權同樣包括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土地所有物等的使用權,所有權,抵押權等等,它們共同構成了土地不動產物權系的整體。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正處在飛速發展和不斷改進的關鍵時期,通過法律手段對土地不動產進行科學的管理顯得十分重要,只有通過對其進行正確的法律認定,對以土地不動產為代表的不動產體系進行正確的法律關系認定,才能更好地對其進行管理控制。過去我國實行計劃經濟,只將土地作為資源而非不動產,間接否定了不動產體系在物權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影響了物權法的發展,而市場經濟中,物權法將土地資源歸入不動產,有利于正確認識土地不動產管理制度,對土地資源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控制。
(二)物權法對不動產物權結構關系的規定,有利于確定土地管理法中的法律關系
物權法中對以土地資源為代表的不動產進行物權結構關系的正確規定,有利于對土地管理法中的法律關系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完善,促進土地管理法的進一步發展。首先,不動產物權結構關系是指土地與建造在土地之上的建筑物等之間的關系,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貫徹落實和具體執行,離不開對物權結構關系的管理和梳理,通過對其進行科學管理,不僅能夠加快物權關系中不動產進入交易的速度,同時保證土地等不動產和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建筑物等的獨立性,從而有利于土地管理法的執行,通過對不動產進行物權結構關系的正確規定,進一步促進我國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不動產歸屬問題的正確解決。
(三)物權法中的不動產登記有利于建立科學的土地登記制度
物權法中對土地等不動產進行登記有利于建立科學合理的土地登記制度。一方面,建立科學的土地登記制度是土地管理法中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對土地資源的使用,轉讓,所有權變更等進行有效管理,從而推動土地管理法的徹底落實。但是我國土地管理法中相關的規章制度尚未完善,相關機制還不成熟,尚未形成完善的土地登記制度,影響了對土地資源的高效管理。另一方面,物權法中具有較為完善的不動產登記制度,保持了不動產登記制度的行政性質,有效完成不動產物權的變動,同時不動產登記作為一種統一的國家行為,由各級各部門登記機關負責進行具體事務的登記管理。由于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建立時間較短,還不夠成熟,所以物權法中土地等不動產進行登記,為土地資源管理法中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礎。
五、總結
土地管理法的實施有利于對土地資源及財產關系進行有效管理,而物權法則有利于對權利人的物權進行法律保障。土地管理法和物權法相互作用,土地管理法中的土地承包法,耕地強制保護法為物權法相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礎,有利于物權法的有效實施。而物權法將土地資源歸于不動產,并且建立了有效的不動產登記制度,界定了不動產物權結構關系,有利于土地管理法的貫徹落實和對土地資源進行高效利用。二者相互作用,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