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雋
摘 要: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兩個核心內容,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閱讀是一個輸入的過程,而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閱讀教學影響著寫作教學,而寫作教學反過來也對閱讀教學有著深刻的影響。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將這兩個教學環節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能降低教育成本,同時也能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有機結合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而寫作是閱讀的目的,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相輔相成。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老師要善于找到這兩者之間的聯系并將其充分利用起來,通過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寫作和閱讀能力的同步提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寫作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通常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單獨分開來進行指導,導致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沒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在寫作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興趣也非常低[1]。針對這種情況,初中語文老師要積極改變,從閱讀教學入手,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給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有目的、有興趣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就會由主動讀轉變為主動寫。就筆者的教學經驗而言,語文老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
第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良好的教學氛圍往往能讓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求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成為閱讀的主人。在自由輕松的閱讀氛圍中,學生可以真切地去分析和研究作品,從中獲取美的享受。
第二,指導正確的閱讀方向。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語文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學生思考“讀什么”“怎么讀”“為什么讀”等問題,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正確的方向,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2]。
第三,寫讀后感。在前兩個教學步驟的引導下,學生在讀完一篇文章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想表達出來,這個時候語文老師可以抓住機會,讓學生及時寫下自己讀后的心得和體會,這樣既能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進行了鍛煉。
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閱讀和寫作兩者之間相輔相成,閱讀是寫作的前提,而寫作是閱讀的深化。學生可以通過不斷的閱讀,為今后的寫作積累相應的素材,同時也可以通過寫作,對文章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從中獲得新的知識點。初中語文老師在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要準確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兩者之間的互利共贏,從而達到教學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筆者認為,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為寫作打好牢固的基礎,同時利用寫作對閱讀效果進行進一步的鞏固[3]。
例如,筆者在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看到的好詞好句摘抄在一個單獨的筆記本上,平時利用早讀課的時間去朗讀和背誦。在寫作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將自己平時摘抄的好詞佳句積極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為自己的文章提亮增色。長此以往,筆者發現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文字越來越優美,文章中使用的寫作技巧也越來越多,結構也越來越合理。
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實現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育專家從諸多文章中層層篩選出來的名篇佳作,這些文章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教材資源進行充分挖掘,以此為載體促進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
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相關內容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采取續寫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帶領學生對文章中的故事情節進行分析,然后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皇帝知道了這兩個裁縫是騙他的,故事又會怎樣發展?以此為載體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文章進行續寫。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如,語文老師還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文章采取擴寫、仿寫等方式,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實現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初中語文老師要對此加強重視并進行深入研究,既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還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實現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幼彬.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以讀悟寫”[J].課外語文,2016(20):124-125.
[2]季玉寶.怎樣將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11):54-55.
[3]汪樂讓.讀·析·悟·寫:淺談初中語文文本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J].經營管理者,2010(7):86-87.
注: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17年規劃課題《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批攜號:B丫[2017]151號。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