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茹
摘 要:初中政治承擔著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門極為重要的人文學科,然而德育并不是針對教材的照本宣科,教師需要用心投入其中,教學生如何做人。在當前初中政治教育中,要將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熟悉教材內容,從教師自身的德行入手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入手啟發學生,從教材入手塑造學生,進而完成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關鍵詞:初中政治;德育;潛移默化
政治教育承擔著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在初中階段,學生實現了由少年到青年的過渡,此時正是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發生變化的重要時期。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尋找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途徑,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的影響,能夠對學生未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本文即針對初中政治德育工作,做出如下策略性思考。
一、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
通俗而言的德育工作,就是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在當前初中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作為施教者,不僅要將教學內容講解給學生,更要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地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德育工作。在學校中,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從自身入手,成為學生的榜樣。教師要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言傳身教,而這樣的方式體現在教師在校的每一個細節中。想要教學生愛護環境,教師就要做到隨時撿起地上的紙屑;想要教學生謙遜有禮,教師見到同事就要熱情地打招呼、聽到學生的問候也要熱情地回應。教師的品行體現在舉手投足之間,卻又都能展現在學生眼前。在很多時候,教師就是學生成長的一個模板,從小學到初中,學生開始有了自己對事物的獨立判斷,開始對家長產生叛逆心理,然而教師卻是學生心中的另一種存在,有距離也有崇拜。教師的行為,能夠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教師要關注自身的修養,不僅是較強的專業水平,更是要對自己的言談舉止加以修飾,增強交流的技巧,在與學生的每一次交流中對學生進行引導等。
二、以教材為本展開教學
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教學點,將德育工作與政治課程緊密結合起來。事實上,在人教版初中政治中,三個學年的特點十分明確,簡單可以劃分為如下三個部分:第一學年,側重于關注學生自身的素養,如學生面對挫折、成功、選擇等的不同反應,學生的一些素養的培養等;第二學年,則是側重于學生與家長、他人等的交流;第三學年,政治課程側重于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講解與普及。在初中階段,教師可以觀察發現,此時也是學生變化最大的時期,學生逐漸開始有了青春期的煩惱,而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要結合教材與學生的成長特點展開。例如,在講解《青春期的煩惱》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以匿名的形式寫出自己的煩惱,既然教師與學生有代溝,那么不如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煩惱是什么,再一起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學生會寫到“家長嘮叨”“喜歡上一個男孩兒”等,對于這樣的交流,教師不能站在成年人的道德觀或者是對學生進行約束的角度等進行評判,而是要設身處地為學生分析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在政治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不僅感受到是在學習復雜的理論知識,更是在為自己解決成長中的煩惱,自然會投入學習中。例如,在《解決成長的煩惱》一課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可以概括出:與他人交流、合理發泄、聽取家長意見、換位思考四個方面,但是政治課并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這些概念、方法,而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熟悉和運用這些方法。
三、探索創新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帶給學生新鮮的學習體驗。例如,在學習《遵紀守法》一課時,無論教師為學生展示、勾畫多少內容,最終都會陷入“死記硬背”的窠臼中——學生記得再多,也不一定會在實踐中自覺地踐行。那么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使德育工作不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文字,而是激勵學生在實踐中切實踐行呢?筆者在此課的教學中就采取了“情景討論”的方式,與學生一起討論了“中國式過馬路”,當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中國式過馬路的原因、影響、應對措施等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就能夠在討論中對所學內容有所理解,發現其中的問題[1]。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精力和表達欲望都強烈的階段,此時的學生更愿意說出自己的觀點[2]。在討論中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德育工作就是教育人、塑造人的過程,這個過程應當是生活的,而不是僅僅出現在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也應當基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更多地關注生活實踐、關注學生所需[3]。
在當前初中政治教學中,我們討論如何實現德育,更多的是在強調如何進行德育的滲透。政治課程本身就是偏于理論性的,然而我們的德育卻是反映在學生生活點滴中的,需要教師越來越多地關注到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于此,立足于教材及學生本身的特征,對初中政治課程中的德育工作進行探討,以期對日后教學的發展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鄭志陽.淺談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快樂閱讀,2012,22(9):54-55.
[2]李成.淺談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新課程學習,2014,18(3):27-28.
[3]趙剛.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新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1,15(8):63-6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