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旭霞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應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最基本要求。其中,“說話”訓練不僅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日常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因此,說話訓練在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立足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小學語文課堂的說話訓練展開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說話訓練;設計研究
一、樹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方向,也是教學預期成果的展示。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可以為說話訓練提供一個清楚的思路和方向,讓說話訓練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在傳統的學生書畫訓練中,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隨意性較強。絕大部分教師不能結合所帶班級的實際教學情況制定合理的說話訓練教學目標。因此,在學生的說話訓練中,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必須把握好教學目標,并執行到位,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特點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課堂說話訓練教學中,教師應制定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具體的指向性,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水平和心理特征。在課堂說話訓練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讓教學活動有計劃、有順序、有組織地進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從而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豐富學生的說話內容
在傳統的學生說話訓練教學中,說話的內容比較局限,對課外知識和生活知識涉獵較少,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說說家庭趣事,和伙伴玩耍的樂趣,自己喜歡的故事,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等等。例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和老師之間發生過哪些事,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周圍的風景、事物、人物等等,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講講自己生活中發生的瑣事,還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談談自己對某些事件的看法和觀點等等,例如,你認為“小學生可以帶手機上學嗎?”讓學生對某一話題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運用禮貌用語進行日常交流溝通等。
三、擴展學生說話訓練的形式
教師可以聯系課堂教學內容訓練學生的說話水平。在學習生字時,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字形,例如,“休是一個人靠在大樹上休息”“淚是眼睛中的水”等等,可以讓學生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段,進行說話訓練,例如,在學習“花”這個字后,可以組成詞語“花朵”,然后再描述是什么樣的“花朵”,“美麗的花朵”“紅色的花朵”等等。接著,可以把“美麗的花朵”擴展成一句完整的話,“公園里有許多美麗的花朵”,然后,再圍繞這句話,展開想象,說一說公園里還有哪些東西?花朵的美麗體現在哪些方面等等。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語句,例如在學習《比尾巴》一課后,可以讓學生模仿“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以“____好像______”的形式,描述身邊的事物。在學習了新的課文后,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課文的大意和自己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給故事內容進行續編、概括。例如,在教學《雪孩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第二年冬天,又下了一場大雪,雪孩子回來了,之后會發生什么事呢?”讓學生發揮想象,續編故事,既為學生提供了說話的機會,也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發展。教師還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的說話情境,例如,可以創設一個學生給老師打電話請假的情境、超市購物的情境等,引導學生用“請”“您”“您好”“再見”“謝謝”等禮貌用語,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學習和運用禮貌用語,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完善學生說話訓練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在教學完成后的師生互動形式,可以有效推動學生的成長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應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把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結合起來,實現對教學主題和學習課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和彌補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時的困惑、改正學習的錯誤,從而實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在說話訓練的評價中,教師應該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思維能力。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觀點,用文明優美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為學生的說話訓練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活潑開放的課堂氛圍。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身體情況、心理特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征,為他們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說話訓練教學計劃。教師應積極打破師生間的隔閡,建立起師生間情感溝通的橋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應了解學生對說話教學的意見和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
參考文獻:
[1]趙明發.談小學生的說話訓練[J].中小學教育,2013.
[2]張成杰.說話的藝術[M].長沙:長沙教育出版社,198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