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欣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教學的新趨勢。語文學科是基礎學科中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所以,讓學生學好語文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任務。而語文素養作為核心素養的一部分,需要語文教師著力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素養;課堂教學
一、語文素養概述
語文素養包括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能正確使用和理解祖國語言文字,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并能從語文學習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意識,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完善的人格,實現全面發展。
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培養的語文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必要的語文知識和豐富的語言積累
擁有必要的語文知識是培養語文素養的基礎,沒有知識的能力是不堪設想的,更遑論培養語文素養了?!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低中高段小學生都提出了相應的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方面的要求,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相關知識,積累豐富的語言感性材料,達到一定的課外閱讀量,這樣學生才能有必要的語文知識和豐富的語言積累。
2.熟練的語言技能和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學生在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語言積累之后,還需要掌握熟練的語言技能,語言技能包括:會查字典、朗讀、說話、寫作等等。在語文課程中,教師可以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來學習一篇篇課文,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技巧,形成基本的語文素養。
3.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高雅的言談舉止
語文學科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要求語文教學要讓學生除了學習語言文字之外還要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提高品位和審美情趣,這些深厚的文化素養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使學生將這種素養落實到行動中,形成高雅的行為舉止。
二、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1.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和豐富的語言積累,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愿意接受語文知識,語文知識才能潛移默化地深入學生內心,使學生提高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并隨之轉化成實際行動,形成高雅的行為舉止。要做到這些,教師在教學前應該精心設計預習作業,讓學生收集與課堂所講內容相關的資料,如,在教學新古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與新課內容相關的古詩。這樣能讓學生課前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拓寬文化視野,豐富文化底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情境,或者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般融入教學活動中,這樣的教學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即使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也能使學生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學得快樂,教師教得輕松,能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做好鋪墊。
2.注重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詩文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閱讀能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文本,理解文本內涵,豐富閱讀體驗,感受情感滲透,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首先讓學生閱讀經典文本,培養語言感受能力。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專家精挑細選提煉出來的經典篇目。所以教師應該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此積累大量優美的語言,培養良好的語言感受能力。其次,讀經典課外書籍,隨時記錄讀書心得。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聯系課內與課外,讓學生閱讀優秀課外書籍,記錄讀書筆記,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再次,熟讀成誦,內化為自身情感。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只有真正內化于行,才能談吐不凡,舉止高雅。要達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要讓學生熟讀成誦。
3.指導運用,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
積累了語言知識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學生把這些知識輸出來,那就是寫作。寫作能考查一個人的綜合語言能力,也是語文素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認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我們教學的時空得到拓寬。有了現代信息技術,教師除了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寫作,也可以在課后寫作,如,讓學生放學后細心觀察生活細節,用一句話或者幾句話寫寫今天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觸,通過QQ或者微信交給教師,這樣的作業方便快捷。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創辦班級報刊,讓他們對某些社會現象提出看法,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能力,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進而達到語言訓練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加強閱讀教學,強化寫作指導,語言積累、閱讀教學、寫作指導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是豐富學生知識、增長學生見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更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必備環節,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時時滲透,緊緊落實。
參考文獻:
[1]袁濟喜.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M].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
[2]黃鐵華.傳媒資源如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J].中學教學參考,2011(28).
[3]殷郡偉.詩意語文的課堂建構:“蘇派語文”背景下的研究與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17(3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