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巨權
摘 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各級各類人才,人才離不開知識、才能、品德三要素,知識、才能再好,但離開了品德一切等于零,學校教育是小學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必須把改進學校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從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入手,進一步從德育工作內容展開分析,提出讓德育回歸生活,以促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德育;工作
一、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現狀分析
1.重視文化知識學習,忽視思想道德建設
目前,各類學校都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導致智育的地位被大大提高,而德育卻被忽視,在人們心目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重智育輕德育、重成才輕做人的觀念。家長對學生的要求也體現在高分數上,只要成績好便一好百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成了一句空話。
2.社會上不良文化的影響
目前,全球化信息時代已經到來,電腦、網絡在農村地區已日益普及,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充斥著互聯網,學生和老師處在同一信息平臺上,這使得學生在接觸現代文明的同時,也受到強烈的心靈沖擊。而小學生好奇心很強,辨別是非能力差,網絡就不可避免地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良好發展造成了諸多不利的影響。
3.留守兒童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
目前,有許多農村小學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爺爺奶奶無法勝任家庭教育的重任,家長與子女時空相隔,不能與學校及時溝通,造成學生只要一出校門,就無人管束,任意行事,宛如脫韁之野馬。家庭教育的缺失,又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校整體思想品德教育,導致其低效甚至無效。
4.學校管理上的不規范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須滲透于一切教學活動當中,德育計劃是制定了,活動是開展了,但是否真正落實了呢?活動形式是否豐富多樣?德育工作者是否以愛心育人?語文、思想品德等滲透德育的課程的教學是否為了分數而教?諸如此類的問題,或多或少也影響了學校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農村小學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
1.基本道德
基本道德往往是歷史上傳承下來為人類社會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德育的基礎正是要教會學生做人,所以諸如公平、正直、誠實、勤勞、勇敢、仁愛等基本的道德品質,應當成為小學德育的基本內容。
2.社會公德
學校應該教會學生采取一種積極關心、參與建設的集體主義立場,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與虛心學習外國的先進科學文化結合起來,將愛國情感與實際的、點滴的愛國行動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無論在學校、家里還是公共場所,都能自覺遵守文明行為規范,而這些公德內容,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看起來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卻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文化修養和精神內涵的標志或表現。誠如《小學德育綱要》所強調的“教育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他人,對人熱情有禮貌,說話文明,會用禮貌用語,不打架、不罵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學校、社會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禮節;遵守學校紀律和公共秩序;講究個人衛生,保護環境整潔;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
3.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教育既關系到個人的幸福,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中國是一個十分注重家庭倫理的國度,中國古典文學著作《大學》里面就講到“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美德的教育內容也是很廣泛的,誠如《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所強調的“要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
三、開展小學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
1.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學校要結合現狀,建立一整套活動方案,優先考慮生動活潑的組織形式,如各種科目的課外活動、演講、文體比賽、參觀等;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熏陶學生心靈;明確班主任職責,利用班會、國旗下演講、手抄報、校園廣播、思想品德課等方式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變空洞的說教為充實的活動,學生定會獲益匪淺。學校還要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不以學生考試分數來評價教師工作的得失,而應注重過程管理,鼓勵教師利用德育滲透、結合教材,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感悟到怎樣做人,讓美好的品質在幼小的心靈上萌芽。
2.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
學校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增進家長與教師的聯系。鼓勵教師經常進行家訪,與家長面對面交流,細致深入地了解學生,為后期的思想教育提供第一手資料。還可通過校訊通、微信、QQ等手段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日常生活中及時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
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會得到更多更好的辦法。我們相信,只要在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農村中小學生一定會像茁壯的小樹一樣,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長。
總之,農村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通過各種教學措施,強化思想道德建設,使他們從小就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