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露
摘 要:小學的英語課堂教學為學生學習初級英語奠定了基礎,主要是指學生初步運用所學的基礎英語知識展開聽、說、讀、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需要英語教師構建有效課堂。教師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并進行教學策略的選擇,進而探索出構建小學英語有效課堂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課堂
英語作為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充分體現出了英語的重要性,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要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培養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跨世紀人才。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有著記憶力強、模仿能力強、敢于開口的學習優勢,因此英語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通過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方法來構建有效課堂。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的學習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
學生學習英語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教學質量很難得到有效提高,這是目前一直困擾著英語教師教學的最大的一個問題。通常學生在剛開始接觸英語時都會對英語的學習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與興趣,但是慢慢的,由于很多原因,有的學生開始反感學習英語,成績下降。這就很容易造成英語學習好的學生老師一教就會,學習落后、基礎薄弱的學生,再學習新的內容時更難掌握理解,學習就會越來越落后。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弱,學生英語學習不好的情況也很常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很想努力提高這些學生的成績,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但是無奈小學英語課時比較少,每個教師教學的學生數量和班級很多,英語教師即使很努力也難免會顧此失彼。再者,加上那些學生英語的基礎薄弱,不斷積累的落下的英語知識愈加增多,英語教師想要幫學生一一補上非常困難,長此以往下去,產生的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二)英語教師和家長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由于英語課程還算不上是主要的課程,因此家長就會忽視對學生英語學習的關心,也很少和英語教師進行溝通。
每個學期學校會開兩次家長會,每次家長會上家長都只是圍繞著語文和數學教師熱情地進行各種詢問,很少有家長主動找英語教師了解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很多家長都認為現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暫時還不是很重要,可以到了初中以后重新開始學習英語,重視英語也不會太晚,因此就會很少的主動聯系英語教師和對學生英語學習狀況的關心,所以英語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難收到一定的溝通效果。
二、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要有針對性
每個小學生的英語水平都不相同,甚至會出現嚴重分化。英語教師做不到對每個學生的充分了解,就不利于教師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教師要選擇一些讓學生課堂參與度高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與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用心設計小組合作之間進行學習的素材。學習內容難度要適中,難度不要太大,否則容易導致不同層次學生間合作的矛盾;也不能太簡單,有些學生會覺得這樣的學習毫無意義,失去了合作學習的價值。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是豐富課堂教學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有利于學生提高語言技能,良好英語語感和思維的培養,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二)創設生動形象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
1.教學方式和手段要“活”起來
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比較古板、單調,課堂的整個學習氛圍也非常枯燥無聊,而現代的課堂教學氛圍應該是豐富多彩、靈活多樣且快節奏的,英語教師教學的節奏要快,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讓學生在愉快但是又緊張刺激的環境中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到的知識記憶得也特別牢固。
2.要轉變長期以來用漢語教英語的弊端
長期以來,英語教師都是用漢語來釋義,這樣必然是快捷、簡單、省時的方式,但是學生卻失去了很多用英語理解和思考的機會,課堂教學也少了學習英語的濃厚氛圍,甚至給學生造成漢語詞語和英語單詞意義對應的錯誤觀念。所以說,英語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英語釋義,讓學生頻繁地接觸到學過的英語知識,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還有助于學生對學過的英語句式和詞匯的復習,從而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3.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
促進學生的發展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必須密切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避免把課堂教學當做是教師的主導舞臺。對學生學習狀態的關注,不只是動態的表現,還有靜態的想象與思考的留白;關注學生的交往狀態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協同共進,做到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發散思維。
總之,教學是一門特別的藝術,需要英語教師具備專業的教學素質,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實現教與學的有效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廖菊美.關于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16.
[2]劉彬.關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6(35).
編輯 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