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
摘 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可以明顯發現邏輯思維強的學生數學成績會更加優秀。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是以成績來判定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這種評價模式并不客觀。所以,應該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策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評價;優化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評價學生的方式是通過學生做題的正確率來進行評價的,正確率高的學生,教師就認為學生的學習效果好,正確率低的學習效果則不理想,這種評價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鑒別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這種評價模式的局限性大,教師無法知道學生學習和解答的過程,這就帶來了教學效果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學生和教師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小學數學的評價模式進行改變,用更加客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幫助教師更好地鑒別學生的學習成果。
一、關注學生平時成績,以鑒別學生
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中,教師不關注學生的平時表現,以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評價模式采取的“一刀切”的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差,學生會受到成績影響,導致在課堂上表現更差。因此,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平時成績和平時表現的參考,多對學生進行評價,尤其是過程性標價,如果學生的平時表現比較好,即使在最后檢測的學生的成績不理想,教師也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利用平時成績進行參考時,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平時成績和最后檢測分數可以各占一半,激發學生在平時多回答問題、多進行思考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大大提升。舉例來說,我們在進行新課程講授上,會讓學生進行預習,在課堂上就可以節省時間,因此,我們在布置預習任務之后,可在課堂上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對于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進行鼓勵,并且記錄在平時表現上,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興趣,在期末的時候進行統一獎勵。這種平時評價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生動有效。
二、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來評價課堂教學
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全面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們關注了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而沒有教給學生怎么進行課堂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評價中關注的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情緒、知識點是否講解到位等,但是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沒有過多關注,導致雖然每年都會有很多次公開課,但是課堂教學效果并沒有明顯改善,因此,我們應該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參考,以此來促使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另外,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教師準備的教學內容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在教師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詢問學生在課堂講解上有沒有聽不懂的問題,或者在每節課上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對這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評價,鍛煉學生對整體課堂教學內容的把控程度,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時候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只有教師注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對課堂的教學進行設計,教師的教學成績才能有所提升。
三、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新課程標準中對教學評價提出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按照學生自己對課程的理解進行自我評價,并且要求學生之間互相進行評價,這就是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在小學數學的評價體系中,應該注意學生自評和互評所占的分數,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舉例來說,每次在進行大型考試之前,教師應該在班里讓學生對自己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并且制訂相應的表格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打分,或讓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打分,小組長對于小組成員表現進行排名,科代表對小組長表現進行排名,各科代表互相進行排名,教師根據學生之間互評和自評的分數進行整理,并且在考試成績公布之后進行班級學生的總排名,在學生之間建立一種觀念,讓學生明確日常學習更加重要,只有注意日常的積累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下,學生能夠關注自己學習成績的時候,更加關注身邊同學的學習情況,讓學生不再埋頭自己苦學,能夠以班級優秀生為標準進行看齊,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夠取得長足的進步。
四、適當采取多個評價主體的評價方式進行數學評價
在學校生活中,教學評價一直是參考教師和學生自己的評價為主,對于家長的評價參考的少,但實際上教師和家長與學生相處的時間差不多,甚至家長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更長,因此,為了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成績,在教學評價中也應該加入家長的評價意見,通過多個主體的評價得出更加標準的評價體系。現在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老師都會和家長進行溝通,但是家長和教師溝通學生在家表現的較少,教師只能知道學生在校的表現,并且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模式不全面,我們可以跟家長商量,一個月讓家長對學生打一次分數,讓家長監督學生學習情況的改變,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以更加直觀和全面的形象展示在老師面前,從而完成對學生的準確評價。
總之,隨著教學目標的改變,學生已經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的評價方式也應該隨之發生變化,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為教學評價的主要參考點,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下,更加輕松愉快地進行數學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更好。
參考文獻:
[1]荊志紅.小學數學教學多元評價探索[J].學周刊,2017(17):158-159.
[2]孫愛云.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多樣性[J].學周刊,2017(12):181-182.
[3]何鳳芹.小學數學評價法如何開展[J].考試周刊,2017(24):80-81.
[4]楊敏芬.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評價[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3):8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