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強鳳
摘要:作為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能力關鍵時期的高中階段,擔負塑造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任務。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關乎在校期間積極進取意識的養成,還符合終身學習的理念,有利于學生進入社會之后,從工作和生活需求出發,不斷學習新知識。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及其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的學習主人翁意識和自信心
自主學習能力不等同于傳統的學生學習模式,所強調的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習主人翁的姿態去獨立主動地學習。在這其中,教師的作用要盡量讓位于學生,起到的是一個營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的作用,而非主導作用。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了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人翁意識之外,還能增加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英語作為一種外來語言,對于自小學習國語的學生而言,不僅缺乏生活情境的鍛煉,還會因為學習本身具有的難度,很容易帶給學生學習挫敗感。因此,讓學生自主安排英語學習的進程和任務,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相關策略和技巧,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中去,不易于因為學習英語帶來的困難而喪失自信心。
2、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分析搜索信息能力
在英語自主學習活動中,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學習計劃和采取合適自己情況的學習方式,并且時刻按照自制的學習計劃表來自我督促學習進程和反思學習結果,不僅有利于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調控自己的學習時間和行為,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有著清晰準確的體驗,而且在整個過程之中,能較好地提升學生為完成學習目標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英語素質的發展,符合新課改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
二、現階段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動機不足,缺乏內驅力
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從而導致課堂表現乏乏,英語素質長時間無法得到提升是當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隨著學生認知能力以及年齡的增加,英語的難度逐漸增大、教師教學目標單一等成為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
由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內在驅動力,這就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效率低下、學習信心不足,久而久之,不利于學生身心協調發展以及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2、教師教學目標單一,教學過程乏味
素質教育理念雖然已然深入人心,但高中英語教學依然還未徹底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樣板化的英語教學模式制約著英語教師課堂教學以講授英語知識為主,不注重對學生進行元認知的教學,致使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狀態”,聽老師講的時間比自己主動講的時間多,學習英語知識的時間比深思英語知識的時間要多。
此外,高中英語教學受高考的影響最深,許多英語教師為了向高考看齊,盡快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教學目標功利性過強,其組塊化學習及其訓練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妨礙學生綜合英語素質的發展,還狹隘化學生的學習內容,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意識的發展。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1、創設情景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
興趣是促使人產生主動認識事物心理的關鍵因素,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工具。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知,培養學生強烈的英語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濃厚的求知欲是成功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基礎條件。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教學要求出發,為學生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學習規劃,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英語教師應當將英語理論學習與相關的娛樂游戲結合起來,除了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之外,還可以當下最新的英語報刊雜志或者流行的美劇為教學材料,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比如教師可根據雜志內容提出幾個具有爭論性的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辯論或者以美劇中頗有爭議的人物、情節為討論對象,促使學生相互之間多用英語進行交流分析。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意或者無意地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加大了對學生的英語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有利于英語聽力和閱讀能力的上升,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2、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生整個英語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教師應當適當引導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英語學習策略,以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之中少走些彎路、錯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英語學習能力,制定短期學習目標和長期學習目標是十分重要的。恰當的學習目標能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能促使學生面對學習困境時,依然有動力繼續前進。
每個學生的課前英語學習和自身英語知識積累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策略的摸索和探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直接套用他人的學習策略就能達到相同功效的。學習策略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而這個合適尺度的把握,除了探究者學生自己,還需要借助教師豐富經驗的借鑒和恰到好處的指導。比如平時學習成績差強人意但又努力進取的學生,教師可以建議他們多鞏固基礎知識,提供必要的英語專項訓練;但是對于相同狀況卻不思進取的學生,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干涉安排,在英語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他們進行嚴格要求,加強他們對自我學習行為的約束和規范,培養他們自我監督、自我檢查的能力,并且針對該類學生教師應當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前期學生英語自我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妨幫助他們制定目標和進程要求,若是后期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回歸正軌,教師再慢慢放手,為學生自主學習留下足夠的空間。
四、總結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僅靠有限的英語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英語教師應當統籌學生課上與課下所有可利用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在掌握必要的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的基礎上,積極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妥善安排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進程,并及時反思和鞏固學習成果,力求讓學生的英語素養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彭啟兵.如何進行初中英語教學[J].學周刊,2014(02).
[2]周純宇.英語有效學習策略談[J].基礎教育研究,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