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
摘要:在當前全面踐行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凸顯學生主體作用”成為改革的一大亮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有盡快轉變師生角色與地位,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激活學生的主動意識,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努力創新,在強烈求知欲望的推動作用下實現全面發展,才能符合新課程教學的根本理念。本文基于數學課堂的具體教學內容,探討凸顯學生主體作用的方法與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主體作用
想要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首要措施就是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挖掘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這就要求教師改變過去“一言堂”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給他們創造更多學習與思考的機會,潛移默化中培養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結合筆者多年初中數學教育經驗,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學生主體作用,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努力:
1.高效復習,引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課前預習常常被師生忽略,實際這是保障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如果學生能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做好學習準備,則為課堂認真聽課、全面思考打好基礎,對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挖掘發展潛能也大有益處。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改革中起到牽頭作用,鼓勵和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通過提前了解與梳理知識點,理清知識結構,列明學習的重難點,確保課堂學習有的放矢。為了確保課前預習的質量,學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與原則,首先粗略閱讀教材知識點,劃出主要內容,形成初步印象;其次,抓住細節,歸納并分類知識點,了解新概念和新公式,形成獨特的數學思想;再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深入探究數學知識的因果關系,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網絡體系。總之,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一定認識,并且能夠帶著問題聽課,則更易于他們集中注意力,高效率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2.激活動機,調動學生課堂主體意識
雖然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學生主體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并不代表完全忽視教師的作用。作為數學教師,只有全面掌控課堂教學進程,才能確保有條不紊地落實各項教學活動,并在此過程中激活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探究學習熱情,以積極、正確的動機投入課堂學習中。例如為了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動力,教師不能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還要給學生介紹一些有趣的數學發展史、數學小故事,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例如學習“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時,教師不要急于引出知識點,而是以中學生常見的“梯子”為切入點,通過分析“梯子傾斜程度”這一實際生活案例,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讓他們迫切地想要運用數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再如“二次函數”原本是抽象的數學知識,如果教師列舉“籃球投入籃筐的路徑”為實際案例,則學生的思路豁然開朗,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的內容,體現自身的教學特點,精心設計新課導入環節,讓學生始終保持課堂參與熱情,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3.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課堂思考熱情
創設具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或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掌握高效解決數學問題的技巧,這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益。首先,教師要透徹理解教材內容,找出適合學生獨立解決的問題,精心設計課堂學習情境,培養學生觀察與質疑的能力。其次,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充分認識團隊協作的重要意義,在合作學習中共同解決問題。由于課堂學習時間有限,教師不能將學生的思路限制在課堂內,而是在課下預留充足的思考與討論空間,讓學生能隨時隨地探索知識、討論問題,實現創新發展。例如學習“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假設一張白紙的厚度為0.1mm,將其對折50次之后,白紙的厚度是多少?對折100次的厚度呢?當學生紛紛進入思考狀態時,教師再進一步補充:如果我說,這張紙折疊之后的厚度將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你能相信嗎?此時學生感到非常差異,甚至有些懷疑,正是帶著這樣的質疑心理,他們嘗試列出通項公式,最后算出的紙張厚度讓他們心服口服,不禁對數學知識的無窮奧妙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
4.多元手段,創設課堂教學趣味性
先進教學技術手段在數學課堂的運用,對創設課堂教學趣味性、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學生深受多樣教學模式的感染與帶動,也有利于調動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主動轉變學習思路、創新學習方法,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活動中。因此,筆者提倡教師在數學課堂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策略,通過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多元表現形式,保持課堂的趣味性與活躍度。例如學習“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時,如果教師只講解理論知識,學生可能陷入困惑,甚至失去學習的欲望,這顯然不利于體現主體作用;如果能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生動的視頻資料,展現巴金《海上日出》的情境,再利用幾何畫板呈現本節課的知識點,學生就能直觀地把握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此時大腦保持興奮的求知狀態,對進一步探究知識表現出濃厚的熱情,全面調動主體性。
由上可見,初中數學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在課堂活動中發揮引導與啟發的作用,讓學生處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挖掘數學發展潛力,保障新課改目標的順利落實。
參考文獻:
[1]鄒四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開展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98.
[2]唐榮方.探討初中數學課堂構建雙主體互動教學模式的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