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媛媛
【摘 要】本文論述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職工程文秘課程建設,認為要樹立凸顯工匠精神培育的課程教學理念,以崗位需求為依據制定體現“工匠精神”的課程標準,基于工匠精神培養和文秘職業核心特點編寫項目化教材,采用以崗位任務為驅動的立體化課堂教學方式,建立全過程教學控制和“一項目一考核”方式,才能加強課程建設,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工匠精神? 工程文秘? 課程建設? 崗位任務? 崗位需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2C-0079-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诠そ尘?、企業文化和職業道德修養開展人文課程改革與建設勢在必行。實現工匠精神在職業領域的探索和養成,是現代職業教育的新課題和新方向。工程文秘課程作為一門面向理工科高職學生開設的通識選修課程,要實現這個教學目標,必須加強課程建設。
一、樹立凸顯工匠精神培育的課程教學理念
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等四個方面。工程文秘課程傳統教學理念是從文秘學科出發,單純以文秘技能掌握程度量化學習效果,沒有考慮文秘精神內核的塑造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凇肮そ尘瘛边M行課程建設,需要更新課程教學理念,樹立凸顯工匠精神培育的課程教學理念。
工匠精神培養一方面是對職業道德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對敬業精神的追求,單純的技能培養不足以滿足鑄匠魂、育匠心、造匠韻。由此,應注重對學生開展職業精神、品質精神、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考慮以課程帶動學生成長。工程文秘在機械制造業、建筑業、汽車行業、電子信息業、土建施工、工程監理、環境、水利、市政等行業的就業前景廣闊??梢栽诠そ尘窠嵌然蛘呶幕曢撓?,探索工程文秘崗位中的團隊精神、創新精神等,通過文秘課程實施的崗位定向培養,既保護和傳承工匠精神,又推動工科高職教育的特色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團隊能力和創新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教師自身首先應具備相應的素質。因此,從教師自身層面來說,應緊緊圍繞國家“三全”育人的統一部署,強化兩項教學技能:強化人文教師的“硬”技能,提升教學業務技能,切實提高專業素養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人文教學團隊的“軟”技能,提匠心服務理念,從觀念上轉變,由“被動”工作向“主動”工作轉變。
二、以崗位需求為依據制定體現“工匠精神”的課程標準
工程文秘就業將面向前臺秘書、資料員、信息員、行政助理、計算機系統操作員、文書檔案員、會務服務員等崗位,既要涉及辦文、辦事、辦會的基本知識,要求掌握秘書工作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又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因此,在課程標準制訂中,以就業崗位需求為依據外,為了強化職場需求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養,又增加了工匠精神培養目標。
課程標準基于工匠精神培養和文秘職業核心特點而制定,實現文秘職業標準與工程就業崗位互通互認。在教學任務中設計探究性學習目標,以工程項目為線索,用崗位任務驅動凸顯工程文秘技能系統訓練,對促進學生掌握工程文秘工作技巧、培養文秘素質和適應崗位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工匠精神視角下,將個人內心修養與情理協調等思想融入課程標準制定中,建構現代美育學作為授課標準和學習資源。工程文秘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僅抓工程文秘的行為規范,更注重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禮儀的“誠”“信”“善”精神的傳承。傳統與現代融會貫通,美的內涵與現實意義得以溝通,體現人和、心和、社會和諧的社會主義美育價值核心。
在原有的文秘課程的職業道德學習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誠”“信”“善”的內容,結合專業特點選取由古至今的優秀工匠代表人物,從建筑工匠祖師魯班、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及建設趙州橋)到當代優秀工匠代表人物中式設計師、高級室內建筑師劉中輝等,體現“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核心理念,依托工程設計與研究,崇尚“匠人精神”,讓學生思考在略顯浮躁的社會如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賦予工程文秘崗位以文化形象氣質,將傳統文化理念融入現代職業價值觀當中。確立“立德樹人”的高職培養目標,將育人為先、禮德為美、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作為核心。
三、基于工匠精神培養和文秘職業核心特點編寫項目化教材
人文教育涵養職業教育和工匠精神,教材編撰基于工匠精神培養和文秘職業核心特點,通過將文秘職業標準與工程就業崗位互通互認開展編寫工作。以工程項目為線索,用崗位任務驅動凸顯工程文秘技能系統訓練。通過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塑造工程文秘職業形象;通過任務設計層層探究知識點,從而促進學生掌握工程文秘工作技巧、培養文秘素質和適應崗位需要。
結合文秘技能和工程崗位需求,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在教材內容選擇上既考慮文秘辦文、辦事、辦會能力的鍛煉,又兼顧工程崗位中資料員的工作內容“項目跟進、工程資料審核與辦理”等?;诠ぷ鲘徫辉O立項目任務,開展讀、說、寫、行的綜合訓練,激發工作和學習興趣。打破傳統的知識輸出方式,將被動轉變為主動的技能訓練。通過參照崗位職責,教材中各個環節中互相呼應,通過任務目標明確知識和能力雙側重,通過“崗位任務”驅動學習興趣,“知識儲備”引領學習,“任務分析”“任務訓練”“任務反饋”呼應學與做,過程完整。將工匠精神培養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加強實踐教學,突出職業創新能力培養,適應崗位需求體現職業核心能力的基本素養。
四、采用以崗位任務為驅動的立體化課堂教學方式
“工匠精神”培養離不開具體的職場情境,因此,可以文秘職場情境開展任務驅動式教學。通過情景模擬訓練,讓學生提前感受職場競爭。以崗位任務為導向開展邊學邊練的項目化訓練,在老師引導下,學生以小組方式參與實訓與考核,開展情景實踐訓練(素質測試—活動—案例分析)。
例如在“文秘辦事”項目下的“文秘溝通協調”模塊教學中,設定崗位任務為“核準工程預算”,職場人物身份設定為“應屆畢業生”,考核學生在核準工程預算中發現錯誤數據后的溝通與處理能力。職場環境和行業規則決定不同企業不同單位的溝通渠道是不同的,職場內的溝通協調需要根據不同語意環境—— 區分場合、區分溝通對象、甄別身份特征來把握言談分寸。說在該說時,止在該止處。具體課堂中,要求教學團隊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任務演示明白工程中的大部分工作不是一個部門獨立完成的,多數時候都需要分工合作,作為一名工程文秘,要學會在不同的時間軸和不同的事情中尋找“共鳴點”。首先認真分析工作涉及的部門和人員,再根據部門職責范圍落實人員任務,最后提出初步解決方案、明確完成時間等。在工程項目的數據核稿工作中應遵守“真實”和“準確”的原則審核數據,在核對工程數據中出現不符合實際施工情況的,對于不符合計劃指標的內容,要堅持立場和原則,嚴格把關,提醒糾正錯誤數據。這就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精神:敬業、精益、專注。
在文秘溝通協調技能教學中,通過“數據審批—數據呈報—反饋”等流程的工作任務,讓學生發現理論和現實的差距,通過流程體驗和挫折教育,讓學生明白職場溝通技能是讓相關信息輸入“腦”和溝通內容輸出“口”的過程;通過任務訓練和反饋,讓學生樹立信心,積累能量,從容應對文秘職場溝通。
五、建立全過程教學控制和“一項目一考核”方式
全過程教學控制是指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開展教學的過程,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
課前:采用微助教讓學生預習項目知識要點,學生在預習中產生的疑惑和不解,可以通過軟件記錄下來,教師在課堂學習中有針對性地解答。
課中:教學采用“一項目一考核”,分為文秘職業形象素質、辦事、辦文、辦會四個大項目。每個項目學習中增加體現工匠精神的德育內容,例如職業形象中的職業精神、辦事中的品質精神、辦文中的文化內涵、辦會中的團隊合作等。每個項目的考核采用項目實操和卷面相結合的考核方式,考核要素包括:項目知識技能(實操50%)+工匠精神(卷面50%)。
課后:學生可以在課程微助教中反饋學習心得,也可以觀看相關視頻和推送文章等,拓寬知識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2]倪斯雯.交際與口才縱橫談[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2(4)
[3]王文根.適度——不可或缺的交際砝碼[J].思維與智慧,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