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弟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高中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高中生心理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教育者已經不局限于面向學生的傳統知識教育,與知識教育同等教育的心理教育成為高中教育教學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教育在促進高中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在強化著學生的心理素質,將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用到高中生的心理教育中,在加強學生道德素質建設的同時,也要針對高中生的心理狀況設置身心發展目標,全方面提高高中生的道德素質,促進高中生積極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良好行為;問題研究
對高中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教育決定著高中生的心理認知水平,在高中生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知識教育有著同等重要的位置,這關系到學生能否保持積極的心態正常的學習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有效應用起來。我們都知道,高中生處于身心發展和知識認知的重要時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況,這兩方面內容對學生成長都有著影響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積極引導,爭取讓學生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積極的應對學習壓力,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與性格因素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心理狀況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積極開朗的人往往有著樂觀開朗的性格,能應對生活學習中的各種挑戰;孤獨郁悶的人往往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不能有效應對生活學習中的各種挑戰。社會實踐證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尤其是在高中這個重要的人生成長時期,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擁有更為復雜的心理,而且抗壓能力也較差,在學習生活中難以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時候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讓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性格,教師要時刻注視高中生的心理變化,讓學生使用心理健康方法保持自己樂觀向上的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學生才能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腳踏實地的學習知識,而不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務虛”態度去學習。
二、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的行為態度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成長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學生行為態度的形成也有著重要影響。在生活中我們都聽聞這樣一個故事,沙漠里有一個蘋果,有樂觀堅強品質的人會慶幸還有一個蘋果,持有消極態度的人會喪失生存下去的信念和勇氣,考慮一個蘋果能否維系自己的生存。這個故事雖然耳孰能詳,但很說明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和行為態度對自身的行為習慣有著重要影響。積極樂觀的態度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促進人保持生存下去的信念和勇氣。高中生如果保持消極悲觀的態度,是不能應對高中階段較大學習壓力的,不僅不能完成各學科的學習任務,甚至在承受較大學習壓力時還會喪失學習信心,產生悲觀消極的情緒。因此,在高中生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質,讓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問題,保持良好的心理態度和行為習慣,能應對學習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善于進行自我激勵,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與道德建設
隨著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高中生的素質建設,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漸被高中教師應用到學科教學中,使高中生能在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在傳統的高中教學中,教師并沒有重視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建設的協同發展作用,沒有認識到高中生心理素質及道德素養缺失的嚴重性。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加強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是實現青年人和諧幸福的重要方法,讓高中生在高中學習階段能感受到幸福。幸福的本質就是每個人都能為他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當別人有困難時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究其根本,這就是要重視青年人的道德建設,如果高中生內心能充滿陽光,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質,當別人有困難時能伸出援助之手,高中生在學習階段就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高中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重要生力軍,良好的道德品質建設是實現其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條件。這就要求教師在面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能融入道德素質建設的有關內容,以先進的道德文化為引導,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
四、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高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良好行為習慣是健康成長的重要動力源泉,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良好行為習慣可以散發個人魅力,使自己的具備更強的為人處事能力。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將“修身”放在了首要位置,認為修身是學習生活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做一個文明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高中生”是現代社會的教育要求。但是在高度發達的現實社會中,缺乏良好行為習慣人比比皆是,有些人亂扔垃圾,有些人言談舉止不文明,有些人在公共場合抽煙等,這些都是行為習慣問題。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使高中生努力塑造自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筆者看來,高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時刻學會反省自己,并對自己每天的思想和行為客觀評價,有計劃、有目的的改正自己行為上的過失,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成長階段面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高中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有著積極作用,能培育高中生的道德品質,使高中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積極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方禮.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14.
[2]呂曉琴.愛是天堂,也是地獄——高中生同性戀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30):50-53.
[3]秦桂芳.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華夏教師,2018(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