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學徒制體現出靈活的應用形式,通過在高職教育中應用可以有效解決學校與企業的實際問題。這一制度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應用尚處于探索時期,迫切需要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特點,建立與之配套的教學體系,完善應用過程。同時,企業應積極承擔教育責任,與學校共同努力培養大量優秀人才。文章針對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探討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在專業中的應用情況,指出了推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24
作者簡介:廖仲伍(1982—),女,湖南婁底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汽車底盤研究。
一、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
(一)改革傳統學徒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方式一般都被“技能學習”和“師徒關系”限制,學習理論知識與提升職業素養的機會很少。現代教學方式對傳統制度進行了革新,聯系校企雙方對學員統一培訓。
(二)靈活的教育模式
在學徒制教學中,學生容易被自己的學徒身份禁錮,為了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一部分時間引導學生進入企業接受技術培訓,以及跟師傅開展實習工作。校企雙方結合各自的管理情況統一安排時間,將學習內容轉變為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創造有趣的學習環境
對于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學階段要求學生身穿工作服開展學習,使其對這種新鮮的學習方式形成興趣,并初步體會工作的緊迫感。此外,教師還必須積極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在企業中工作一般都需要獨立解決問題,故應把職業素養的內容引入到學徒制班級,從而模擬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逐一解決。
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一)與優秀企業合作
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中,采取現代學徒制不僅推動了教育的發展,還可以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不理想的問題,幫助人才與員工實現無縫對接。要想成功實施這一模式,學校需要與優秀的企業開展合作,同時培養人才。學校在選擇企業過程中,應整體考慮企業的文化、經營規模、綜合實力等情況,最終確定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優秀的企業與之合作。
(二)明確培養目標
學校與企業開展合作,綜合之前的操作經驗,協商制訂培養目標,結合實際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制訂培養方案。實現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目標,并結合教學知識,針對技術操作熟練的學生可以適當結合其他類別[1],比如統一培養售后與檢測等。如此不僅提升學生的技術水平,還為今后就業創造更多機會。
(三)校企合作組織招生
為保證實踐效果,學校應與企業密切配合,組織專業招生,統一確定選擇要求,并將情況反饋給學生與家長。利用學生自主報名,校企同時用面試選拔的方法,主要檢驗學生的認知水平、職業素養等。簽訂三方協議確定錄取,并對各方責權嚴格確定。
(四)人才培養計劃方案
在現有培養方案的前提下,結合現代學徒制培養人才的特點,校企聯合編制培養方案。并且對本專業試點工作崗位群統一計劃,結合企業崗位實際需求,明確技術標準和素質需求,科學選擇培養方式,根據人才發展標準制訂方案體系。
1.按照工作特點確定相應職責
經過全面研究,初步確定六個工作方位職責:維修工、服務顧問、質檢員、管理配件人員、保險與銷售顧問。比如維修工的工作職責:第一,按照車間管理人員的要求,認真完成維修工作;第二,在實際操作中采取合理措施保護客戶車輛;第三,根據委托書內容開展操作,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與主要負責人員及時溝通;第四,必須自檢全部工作,只有合格以后才能開展下一項工作,不斷提升專業水平,保證工作質量;第五,為客戶解決所有疑問,保證服務水平;第六,妥善保管工作工具與相關材料;第七,整理維修以后的工作,保證工作場所清潔。
2.分析工作任務和轉化課程
經過討論研究,從本專業中的代表性任務中選擇16項工作內容,并根據職業發展計劃需求,整理歸納形成13門專業課程。比如針對維修工作可以結合其職業發展特點劃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工,并且對有關工作不斷拓展,再科學分解每個工作階段內容。比如初級工實際工作內容包括操作、檢查、維護、修理機械故障等。其中操作這一項內容包括對車輛進行駕駛,對其位置調整,在結合工作內容制訂有關課程。
(五)課程開發
校企統一對課程進行開發。企業指定第三方機構聯合學校統一制訂課程。這個機構主要是培養服務網點員工,包括上市新車培訓和提升業務水平,機構人員不僅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還有一定的教學能力,十分了解企業與學校工作內容。因此,制定的課程滿足校企雙方要求,具體課程涉及汽車維修、保養與PDI、診斷與修等內容。
(六)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應當選擇專業水平較高、熱愛本職工作的骨干教師,并為教師創造實踐學習的機會,這樣有利于教師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發展情況,掌握最新的技術和思想。企業方面應綜合考慮員工的專業能力、工作責任感、溝通能力與操作經驗,選擇各方面都適合的員工指導學生工作。校企雙方都推薦最理想的人員負責培養人才工作,確保了這一制度的實施效果。
三、推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措施
(一)政府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參與
為了提高企業的參與積極性,政府應制定有關政策,比如為參與企業提供一定稅后優惠、資金補助等,并且定期表彰與獎勵參與,且同時編制相應的監督與評估制度。對于參與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企業,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鼓勵支持[2]。企業接受實習生形成的合理化支出,根據現行稅收規定,繳納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二)學校結合學徒制實施管理制度
第一,針對應用現代學徒制的班級應靈活管理,達到校企統一管理的目標;第二,對這部分班級考核學生成績方式積極改革;第三,對負責教學的教師給予適當獎勵;第四,支持教師為企業提供資源與設備,幫助其培訓員工。
(三)樹立優秀畢業生榜樣
通過宣傳優秀畢業生,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就業情況,提高其對自身專業的學習信心。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對合作企業的認同感。只有這樣才可以貫徹落實這種人才培養模式。
(四)提倡先進的教育思想
建立正確人才觀念,不斷提升培養人才的質量。幫助企業了解這一制度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使企業形成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高職教育只有平衡發展人文數值與職業技術,才可以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進而獲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綜合分析,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中引入現代學徒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并且使其較快適應企業崗位工作,進一步幫助企業節省人力成本。目前這一模式已經成功應用在高職院校中,并初步獲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全面根據院校實際特點,密切聯系學校發展情況以及學生實際需求,進一步探索滿足企業利益的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吳小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試點與實踐——以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為例[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版),2015(11).
[2]劉麗麗,左繼紅.高職汽車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山西青年,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