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要求課堂教學必須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將收斂思維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對收斂思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收斂思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11
作者簡介:彭水秀(1983—),女,江西鄱陽人,小學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收斂思維又被稱為聚合思維、求同思維和集合思維,這種思維模式是相對于發散性思維所提出的一種思維模式,主要是指以一定對象為中心,并通過推理、判斷和比較等思維方式,從多個方向進行研究,最終踐行研究目的的一種思維方式。將收斂思維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不斷提升。
一、利用操作類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需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收斂思維中的操作類思維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實踐來提升操作能力,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后查看自己家庭成員的身份證號碼,并通過查閱資料或詢問家長的方式對身份證上的一串數字所代表的意思進行分析[1]。當學生收集到家庭成員的身份證號碼之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詢問學生:“同學們,身份證號碼一般是幾位數字的啊?其中前六位表達什么意思,中間八位代表什么意思,最后四位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學生在課前已經對身份證號碼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這些問題并不難回答。但是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發現,有些身份證號碼最后一位是“X”,不明白這代表什么意思。教師就可以向學生進行講解:“X”在羅馬數字中表示10,而表示戶籍人員的數字是根據一定規律算出來的,但是10是兩位數,將其寫到身份證上會使得身邊證號碼變成19位數,因此就會用“X”來表示10。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能掌握一些自主學生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利用策略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將收斂思維中的策略思維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和提供更多親自參與知識探究活動的機會和平臺。例如,在對“乘法”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策略思維來進行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幾組加數相同的式子,然后詢問學生其含義,學生根據式子很容易就會回答出“這是幾個相同加數之和。”接著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乘法”的相關概念,并引導學生對乘法的基本意義進行分析,通過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乘法的相關概念和用法。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加數相同的式子,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轉變為乘法式子。
三、利用娛樂思維,增強學生的感性思維
新課程改革中倡導要增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將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2]。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積極、快樂的教學情境,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將收斂思維中的娛樂類思維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使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從而有效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收斂思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補充方式,將其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收斂思維能有效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全方面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鐵浩.試探收斂思維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4).
[2]章文瑾.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教學策略分析[J].好家長,2016(38):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