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
摘 要:數學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去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也要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長期堅持下來才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文章淺談了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07
作者簡介:何 麗(1986—),女,江西撫州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
一、初中教學有效性的概念理解
1.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
在初中設立數學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擁有基本數學知識的應用技能,讓他們可以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所以,教師只有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花費最少的精力和物資來獲得豐富的數學知識技能。
2.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情感態度,并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讓他們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培養和提高。另外,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嚴謹性、發展科學理性精神,這樣學生今后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都能用冷靜的情感態度去面對,從而建立一個追求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人生態度。
二、關于提升初中數學有效性的應用策略
1.通過導入趣味性的故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前,可以先導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故事,這樣才能達到之前的預期效果。比如,在講到《勾股定理》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講一個畢達哥拉斯發現并研究勾股定理的故事給學生聽,然后再引入《周髀算經》中周公和數學家商高的對話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引入這樣的一個故事就可以讓學生對勾股定理加深印象,也能立刻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為學生接下來的數學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2.利用游戲教學法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我國新課標的全面改革和創新,游戲教學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價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融入一些富含趣味性的游戲,就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也能幫助他們逐漸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講到《相交線和平行線》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把學生分成兩個人一小組并讓他們玩一個叫翻花繩的游戲,在他們玩的過程中教師要讓他們仔細觀察平行線和相交線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通過邊玩邊學的方式就會對圖形之間的區別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讓他們的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3.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
很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學習數學,以及數學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數學這門課程的理論性太強,而且實踐性也不太高,以至于不少學生都不太清楚學習這些復雜的幾何知識到底會有什么實際用途,而在面對這些復雜枯燥的數學概念時,他們也都會抱怨。因此,數學教師就需要通過多媒體教學讓這些枯燥復雜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和有趣,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想要繼續學習的動力。
比如,教師在講到《軸對稱圖形》這個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在多媒體課件里融入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對稱圖案,比如紅葉、蝴蝶甚至是麥當勞的LOGO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圖形,這些圖形比教材中的案例圖形要更加美觀,而且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也會更加仔細,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念和公式,還能讓他們的思維能力變得更加活躍。再比如講到《一次函數》的教學內容時,教師也依然可以通過多媒體把x和y的關系用圖像清晰地展現出來,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很多。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去選擇不同的素材元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探索更適合于培養學生知識技能、提高他們情感態度的教學方法,也要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環節,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最終讓他們發揮主動學習意識去獲得無限的數學知識,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 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68): 86.
[2]尹傳發.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J].考試周刊,2018(66):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