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育的本質,是一種發現,更是一種喚醒。文章綜合分析了中職教學的現狀以及發現教育的含義與內涵,論證了發現教育和中職教育的契合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發現教育的推行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中職教育;發現教育;契合性
中圖分類號:G62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22
作者簡介:印藝慶(1984—),男,江蘇泰州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職物理教學。
一、中職教育教學的現狀
近年來,中職教育的價值并沒有符合國家和社會對它的預期。現實情況是,社會上認為中職生是一群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學困生,認為他們的學習不行、行為習慣差、組織紀律性淡薄等,最后才不得不進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許多中職生也出現了難以管教、逃課、厭學等,這些現象日益嚴重。伴隨著這些現狀,中職教師的教學成就感和積極性也隨之下降,迷失了教學方向。此時,發現教育的理念契合了當下中職教育的改革,為中職教育改革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二、發現教育的含義和內涵
發現教育中的發現,不僅僅是指發現學生現有的優缺點,也要注重發現學生的潛能和學生的內在,發現的對象不僅僅是學生,也包括教育者本人。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激勵認可,幫助喚醒學生,以此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轉變教育理念,調整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我發現,不斷喚醒自我、完善自我,最后實現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三、發現教育和中職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1.當下中職教育亟待發現教育
中職教育的本質是一種發現,更是一種喚醒,經過近20年的實踐證明,只對中職生進行知識技能教育,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唯有教育者轉變觀念,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內心成長的渴望,才能喚醒他們心中的夢想和對成功的渴求。
2.當前中職教師亟須發現教育
當下社會對中職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見,中職教師的尊嚴和職業榮譽感受到嚴重打擊,許多教師走上中職教育的崗位后,跟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狀態嚴重偏離,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教育者的厭教傾向越來越嚴重。發現教育在倡導發現學生的同時,也倡導發現教育者本身,要全方位尊重肯定激勵中職教師,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并進一步消除中職教師的倦怠情緒,發揮中職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中職教育教學質量,推動中職教育發展。
3.當下的中職學生急盼發現教育
通過對中職學生家庭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學習能力不足很大原因是來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父母完全忽視教育,不重視教育。所以學生內心亟須的是理解、信任、關心等,知識技能倒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教育者既可以從教師的角度,也可以從朋友和家長的角度來關注他們、發現他們,對他們來說豈不是雪中送炭?
四、發現教育的推行策略和方法
1.教育領導層面
①充分認識中職教育本身的重要性。②對中職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校長不再委任指派,而是建立校長公開競聘機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同時取消中職干部行政級別,在校內同樣進行公開競聘制,實現能者居上。③健全校長工程培訓考核機制,加強領導班子思想培訓,轉變班子觀念,提升能力,讓“唯市場、唯發展”成為辦學的唯一方向,從根本上激活中職學校的辦學活力。
2.教育者層面
①加強自身教育,轉變觀念。全面客觀地看待和發現中職學生,不戴“有色眼鏡”去教育學生,跟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一同成長,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②教學理念轉變為“以愛為核心”。所以教育者要把學生當成親人,帶著愛走進他們的內心,幫助他們改掉缺點,激發他們的潛能。③推進有愛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發現教育的重要載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是教學必不可少的三個教學維度目標。第三維度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核心就是工匠精神。只有實現了第三維度,才能實現教與學的完全對接,才能變成有愛的教學。
五、結語
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和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發現教育以多元評價為導向,通過外力助推,激發主體發展的內驅力,培養學生向上向善的人生價值追求,讓學生帶著希望和果實行走在天地之間。
參考文獻:
[1]顧桂榮,張耀德.發現教育:讓每一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我[J].江蘇教育研究,2013(2).
[2]李文柱.關于中職學校內涵建設的思考[J].職業,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