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對高職教育培育學生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主要是面向企業需求和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形式,高職教育承擔著培養一線服務技術型人才的主要任務,采用的是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培育,有效的促進了在“四個全面”的統領下企業“工匠精神”的重新樹立,也是企業發動品質革命的主要階段,高職教育應該承擔起應有的歷史使命,為實現我國更加的繁榮富強和人們偉大的中國夢提供人才的保障。
【關鍵詞】“工匠精神” 高職教育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001-02
只有企業具有偉大的“工匠精神”才能制造出高品質的產品,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發展基礎,企業如果想要培養出偉大的“工匠精神”首先需要培養的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工人,我國高職教育就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的具體院校,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因此,高職教育的發展能夠有效的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目標?,F階段,社會的浮躁現象對于“工匠精神”的解讀出現了很大的誤區,無論是從“工匠精神”的內在含義還是外延的意思都出現表淺化和功利性的誤區,在企業中急切的培養“工匠精神”的做法也不斷的出現,主要表現為求效率,輕品質和求利益,清信仰以及求外表,輕靈魂的做法,這些做法都是違背了一定的規律的,因此,我們要找出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理清培養人才的關鍵任務,找好切入點,才能加快高職教育改革的步伐和提升人才培養的素質,這也是高職教育培養“工匠精神”的主要任務。
1.從學理研究上看“工匠精神”與高職教育改革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不斷快速的發展,在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了重視學生技能的訓練而忽視文化素質的培養,把學生作為服務于生產的勞動工具,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情和精神價值,忽略了學生的內在需求。因此,在高職教育中急需要改變這種以培養技術工人和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錯誤理念,確立以德樹人和一服務為宗旨的技術型人才,并以促進就業為主要導向,堅持培養出適應企業發展需求并且面向全體學生的培養方式,在培養的過程中不斷的加強學生技能的積累和學生素質的提高,這樣的培養方式才是合乎理性的,在培養的過程中既注重了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也考慮了學生在發展中的價值理性需要,在社會上形成了較好的統一。“工匠精神”傳遞的正是技術精湛和具有專業精神和職業態度以及文化素質的學生理性的需求,符合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次,關于發展?!肮そ尘瘛钡漠a生是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衍生的一種精神,從所說的工人到匠人再到匠心精神,這是“工匠精神”發展的全部過程。在我國古代對“匠心精神”的解釋中也包括技和藝以及道這三個層次的解釋過程,“技可以近乎于道,藝可通互神”所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我國現階段培養的不再是粗放型和密集型的社會生產勞動,而是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智能型和創新型的制造企業,對勞動者的技能和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職教育若始終堅持對學生技術和技能的培養,已經不能滿足社會日益發展的需要,培養出融入人文精神素養和職業道德精神以及職業技能為一體的育人文化氛圍,這才是高職教育新一輪改造的重點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樹立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在以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下,不斷的培養學生學習知識并以社會的文明為基礎的發展理念,不斷的培養出高職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2.從文化現象上看“工匠精神”與高職教育改革
在我國傳統的“工匠精神”中滲透了“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古代的造物技能中,這種精神在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比如金縷玉衣和素紗蟬衣等制造的極品。在我國古代的“工匠精神”還滲透著追求技藝之巧的創造精神,巧字說明在物品制造的過程中要打破傳統,從物品的本質上發揮出想象力。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能達到“庖丁解?!钡木辰纭!肮そ尘瘛辈粌H要擁有精湛的技藝同時還需要具有與社會相適應的人文精神,這是人的價值和尊嚴的體現,古代的工匠認為萬物有靈,對自然材料都非常的敬畏,在運用的過程中就顯得很小心,這樣“工匠精神”是在責任心的基礎上有了自己明確的信仰。因此,職業態度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和人文情懷都是高職教育加快改革和提高培養人才質量的必要選擇。另外,在西方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的形成和發展也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的,從手工業時代技術工人的不斷增多,到對工匠勞動認知的不斷解放等都是有著時代的發展規律的。西方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中具有對至善理念的追求以及在技術工人的意識中具有遵循法律法規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對上帝的崇拜使工匠具有專注和認真以及精準和創新的精神,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也充分的體現出來工匠們對技藝的熱愛程度,造就了工匠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規律來理解和制作食物,有效的提高了制造品的精準度。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西方具有百年歷史的基業之所以能夠長久的存活下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時代進步的過程中,人們的社會需求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對制造的產品進行創新。因此,可以說是由于對產品質量的關注才造就了“工匠精神”踏實的工作態度或是說由于道德倫理和人文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的崇拜造就了“工匠精神”都是對于我國對于高職教育進行改革和培養人才的理念是相同的。
3.從基本內涵上看“工匠精神”與高職教育改革
庖丁解牛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應該做到心到和神到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這樣才能成就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和我國的高職教育改革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重上“工匠精神”會有益于我國高職教育的改革。首先,崇尚技藝可以說是“工匠精神”的骨骼。一個人如果具有“工匠精神”那么他一定是身上有超出常人的技藝或者是絕活并能夠將自身的技術進行傳承?,F代社會已經將這種技藝定位的更加的寬泛,已經不僅是手工制作和工業化時期的生產和制造業,而是在某一個領域或是自身具有超出常人的工作崗位能力。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中,在教學上主要重視的是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以及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是學校的主要教育目標。在高職教育中只有重新認識到“工匠精神”的中重要性,才能改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要素,有效的創新高職教育培養學生的主要模式以及培養的主要方向,這樣才能夠使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來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其次,創新精神作為“工匠精神”的血肉。自身擁有一門精通的技術是學生走進工作崗位的敲門磚,在工作崗位上不斷的創新,才能成就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以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給予一定的重視,在工作中不投機取巧,本著為企業創造出高品質的服務和產品的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的工作。另外還需要追求產品的質量,以達到精益求精的狀態。在工作中要以100%的精確程度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不能以靈光閃現的概念來對待工作,要本著十年磨一劍的品質來追求產品質量的完美,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追求產品的質量的創新。最后,在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挑戰自己,勇于創新,在科學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挑戰自我和勇于創新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根本,也同樣是“工匠精神”的靈魂所在,這也充分體現出了“工匠精神”時代的內涵。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工作人員,會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不斷的進行創新和對產品質量的追求,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是需要經過精雕細琢之后,打造出同行無法超越的最為優質的產品。我國的制造業中往往忽略產品的細節,急功近利并且忽視人的價值取向,這也是我國的產品和世界品牌存在一定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中讓學生努力的做到學習和思想的結合,手腦并用和知行合一的理念,為我國生產出的產品能夠成為世界的知名品牌而不斷的做出努力。“工匠精神”追求的是精神的極致,其主要的內涵思想并不是把工作當作是賺錢的工具,而是要樹立對工作的敬畏和工作的執著態度以及對產品質量負責的一種精神,在工作過程中不斷追求產品的精致和完美。
4.結束語
在我國的高職教育中要不斷的重視更新教學的模式和教學的理念,不斷的加強實踐教學的能力,在增強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將“工匠精神”充分的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實踐中,通過學生主動的參與和自身的體驗,讓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使“工匠精神”滲透到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舉止中,并不斷的內化為學生的文化和技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李耀楠.芻議“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教育改革[J].環球市場, 2017(23).
[2]宋春暉.芻議“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教育改革[J].科研:00057-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