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齊
【摘要】近年來,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鼓勵大學生努力創業,同時各地政府、高校也紛紛出臺了優惠創業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支持與服務。大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創業成功與否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中國未來的發展,值得我們所有人去關注。本文通過研究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分析了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進一步提出了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 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83-01
大學生創業是一種在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創業中來,成為“創客”當中的一員。大學生創業有優勢也有劣勢,一方面,大學生是充滿激情的一代,他們腦袋里裝有更加新鮮、出奇的想法,敢想敢干,對未來充滿希望。大學生剛從學校畢業,他們學到的理論型東西可以更好地去指導自己的創業實踐,正所謂“智力就是資本”,大學生掌握的理論與技術知識能夠為創業計劃的順利實施貢獻力量。現在的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敢于對抗傳統觀念。
一、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
(一)政府及企業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幫助
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壓力,國家正在不斷地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比如: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創業輔導和專家咨詢、減免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小額貸款、開辦創業培訓課程、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區和創業教育培訓中心等政策來幫助大學畢業生不斷提升創業的能力,進一步實現順利就業。
(二)就業形勢嚴峻,高校為大學生創業做貢獻
為了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等院校及職業學校在培養高學歷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的同時,也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在教學課程中專門開設關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相關的課程,能夠讓學生在沒有畢業之前就讓他們了解到國家給予的優惠創業政策、創業風險、創業機會等,還請一些優秀企業家定期到學校給學生講課,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成功創業人士的所想所感。
二、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
(一)空有創業熱情,創業素質不足
在大學生中,想要創業的學生非常多,但是真正實踐之人是少之又少的。想要創業成功,不僅僅需要大學生要有較強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管理知識、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這些能力不是學生通過在學校上一倆節課就可以獲得的,需要學生在長期的社會實踐當中磨練出來。據了解,很多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之所以沒有成功,除了客觀原因之外,是因為大學生的意志力不強,他們在遇到一些困難之后就開始放棄,認為一次失敗就打垮了自己,甚至痛苦茫然、開始沮喪。
(二)大學生學生盲目跟風,創業定位不準
隨著現在“創業風”的興起,很多的大學畢業生都想去流行一把,不管自身是否適合創業都開始成為創業大軍的一員,似乎不創業就不是真正的“大學生”。這些學生沒有保持頭腦的冷靜,不去真正地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創業,一味注重眼前利益,不考慮所在行業的長遠發展,盲目跟風,沒有目標的結果就是以失敗而告終。還存在有的學生對市場定位的不準確,開發的產品市場并不需求,對于開發市場需求較大的產品也沒有自身的特色。
(三)創業資金的缺乏,社會閱歷淺
資金的缺乏往往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問題之一。一個人再有好的創業點子和技術,沒有資金是難以真正地進行下去的。雖然國家也在逐漸放寬對大學生創業貸款的條件,但是正是因為大學生沒有信用和資產做支撐,銀行貸款審批、申請注冊手續還是很難。很多的大學生為了能夠湊集創業資金,拿上自己父母多年積攢的血汗錢來投入,一次創業的失敗就會賠上很多,自己精神壓力的加大就會讓大學生產生挫敗感,阻礙大學生的持續健康發展。此外,很多的大學生都是剛從大學的校門走出來,在學校的實習機會也非常少,對社會還報有好奇、陌生的態度,社會經驗缺乏,人脈不廣,對風險也無法進行把控,想要創業成功真是難上加難。
三、解決大學生創業問題的對策
(一)大學生要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培養創業的信心和意志力
我們要明白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適合創業,需要大學生對于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學生可以設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職業能力測試等來明確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自己的想法是否獨特,設計的產品是否是市場所缺、所需的東西,還要請創業指導老師、同學、家長共同來評定自己是否適合創業,要學會參考別人的意見與建議。如果自己確實具備創業的特質,那么就可以進一步培養創業所需的其他能力。還有的學生之所以創業失敗,就是因為不具備堅定的信念,遇到問題就喜歡退縮,所以學生還要對自己有信心,明白創業就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提前要做好心理準備,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
(二)提升大學生創業的綜合素質
要想讓大學生在創業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大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創業之前,大學生在學校就要研究關于企業的注冊、營銷、資金管理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隨時向創業指導老師請教,多聽多看多實踐,讀一讀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寫的書,聽一聽開設的講座。準備創業的大學生一定要努力培養自己的戰略思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財務管理能力,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學業完成、人際交往過程中不斷讓自己得到鍛煉,多參加社會實踐。把握市場的動態,能夠了解市場所需東西,謹慎選擇創業項目,始終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
(三)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大學生創業助力
第一,與國外相比,我國在大學生創業政策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創業優惠政策尚未形成體系。促進大學生創業是當務之急,需要國家完善相關創業法律法規,出臺《創業法》,加大對學生技術、資金、信息等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增加稅收優惠力度,延長畢業生納稅的寬限期,對大學生創建的企業通過直接減免和間接減免的方式來鼓勵創業。第二,我們國家應該進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斷完善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在大學、中學、小學階段增加關于創業技能和方法的課程,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第三,走企業與高校合作之路,定期請企業家到高校開展講座,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創業心得。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符合學生和社會發展情況,豐富教材中管理、經濟、法律、稅務、財務等方面的內容,做好職業規劃、創業能力、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輔助性工作。
綜上所述,大學生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培養創業的信心和意志力,不斷提升自身創業的綜合素質。此外,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大學生創業助力,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大學生創業成功不僅僅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還具備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當然,要想大學生創業成功還需要大學生、學校、政府和社會各方共同的努力,不斷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創新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金宜洛.當代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33).
[2]邱仙藝,凌云.對當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2011,27(1):176-178.
[3]宋琳.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J].工會論壇,2010,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