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摘要]現階段,由于大氣污染嚴重,我國眾多城市霧霾頻發,但是人均汽車擁有量還在持續增加,汽車尾氣排放量常年居高不下,加之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廢氣排放量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此,國家相繼出臺了限行令和排放標準的相關政策,但城市空氣質量仍舊堪憂。順應共享經濟發展新形勢,共享單車應運而生,在減緩了大氣污染速度、減輕了人們出行負擔的同時,也衍生出了一系列問題,本文就以城市共享單車為例,談談對新形勢下共享經濟發展的若干問題思考。
[關鍵詞]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 問題 思考
自共享經濟現世以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地便利。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詞層出不窮,對部分傳統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沖擊,然而共享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制度、規則、機制的不完善,出現了很多弊端問題。無疑,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其帶來的優勢不言而喻,但共享經濟能否解決弊端問題承受住時代的考驗?能否作為一種長遠發展的商業模式還有待商榷。本文就近兩年來火爆的共享單車市場做出相關分析研究。
一、共享經濟與共享單車的發展
共享經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由美國社會學家馬科斯·費爾遜O江arcus Felson)和瓊·斯潘思(Joel.Spaeth)在其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經濟實際上通過出使物品使用權以獲取一定的經濟報酬為目的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大部分形式的共享經濟需要依靠互聯網資源進行運營,2000年之后互聯網web2.0時代的到來帶動了共享經濟的發展,陌生人之間通過網絡可以了解到多種之前未知的信息,這一階段的共享經濟多是無償的信息共享。2010年前后,出現了Uber(優步)、Airbnb(愛彼迎)等共享平臺,物品所有者和物品使用者通過網絡達成交易,實現雙贏。近年來,可供用于共享的東西層出不窮,綜合這些東西,不難發現共享經濟的特點:存在剩余價值;重在使用權分享;接近零成本的分享渠道;借助互聯網實現點對點的交互;交易雙方平等、自愿;建立與解除分享關系簡單。
現階段,中國共享經濟的典型案例就是各個城市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在中國市場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7-2010年,中國由國外引進有樁共享單車,第二階段是2010-2014年,共享單車呈規模化發展,第三階段是2014至目前,“互聯網+共享單車”的商業經濟發展模式使共享單車市場發展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截至2016年底,由第三方平臺發布的《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達到1886萬,至少有27個共享單車品牌,2017年,這一數量還在持續上漲,如下圖所示,現階段中國國內共享單車市場份額占比最大的兩家企業是摩拜(mobike)和OFO。
二、共享單車的優勢
共享單車的發展體現了科技的進步與時代的進步,極大地緩解了人們的日常出行難的問題,其優勢有目共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符合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的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均汽車擁有量逐年增長,大氣污染以及交通擁堵成為我國城市發展中最嚴重的弊端之一。政府倡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節能減排、綠色出行,共享單車的出現恰好符合這一觀念,一方面可以減輕城市環境壓力,另一方面單車騎行有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
(二)緩解了傳統交通工具的擁堵問題
由于城市發展過快,城市人口數量持續上升,城市的面積有限,現有的交通運輸資源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城市共享單車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乘坐路途較近的人群,很大一部分分流向了共享單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乘坐傳統交通工具時的擁堵問題。
(三)加速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共享單車市場發展迅速,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的身影。伴隨而來的優勢是減緩了城市就業壓力,共享單車的內部的發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它的加速發展更是帶動了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例如ofo小黃車與鳳凰自行車聯合進行創新,提高了共享單車的質量水平,同時開發出設計與微信綁定的端口,用小程序控制共享單車,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
(一)用戶行為無法規范
共享單車在城市運營以來,為用戶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同時,對于共享單車的一些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常見的有隨意停放,停放在人行道、公交站甚至是馬路邊,阻礙了出行通道,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另外,將共享單車進行改造,破壞原有的鎖,損壞二維碼,私有化現象嚴重。
(二)運營服務有待完善
共享單車用戶量龐大,每輛單車每日的行程不定,部分單車行程量很遠,隨意擺放的共享單車經常隨處可見,說明其運營服務有待完善。對于城市重要干道,例如市中心的道路,交通壓力大,人流多,共享單車數量也多,對此,運營上每日應在高峰時段進行維護,確保交通通常以及解決共享單車在使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城市容納有限
城市用地資源有限,以目前共享單車擠占了行人道。在上下班高峰的時候,由于行人太多,需要推行自行車是常事。而且,令人擔憂的是,多家共享單車企業還在爭奪市場中,共享單車還在源源不斷的制造和投放中,而城市的容納能力有限,超額的投放必然會引來政府的規制。
(四)盈利模式小
共享單車目前依靠每單的傭金收回成本,但是現在共享單車還處在跑馬圈地的競爭階段,各種優惠政策種類繁多,免費騎、紅包車,這不得不讓人擔憂共享單車的盈利能力。當今時代,企業發展都講到大數據,但是共享單車的發展技術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就目前來看,盈利模式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下共享單車的發展,使科技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實現了有限資源的高效運作,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只有直面共享經濟帶來的弊端,勇敢地接受和發展才能使我國經濟盡快轉型成功,盡早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