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帶動課堂的節奏,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生積極配合老師,這樣才能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好英語并更好的應用英語。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氛圍 方法探究 問題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09-01
前言: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需要良好課堂氛圍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知識,運用英語知識,因此,良好的課堂氛圍十分重要,應該引起師生的充分重視。
一、現階段初中英語良好課堂氛圍面臨的問題
1.學生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英語知識很難為我所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造成啞巴英語的現象,在英語學習后學生不能大膽的讀出來,說出來,那么學生的口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甚至理解能力都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學生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那么,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不能得到切實的鍛煉和提升,學習能力和課堂氛圍都很難收獲預期的目標。
2.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基礎知識、語法知識的理解不扎實。
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只有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非常透徹、清晰才能積極走進課堂,全身心的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于基本的知識掌握不夠熟練,更不用說對于語法的理解和掌握,這樣學生不能跟上教師的節奏,尤其是在英語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學生沒有良好的預習、復習習慣,因此顯得有些捉襟見肘,這樣學生很難有活躍的表現,在英語課堂中活躍課堂氛圍的構建也就成了紙上談兵,很難得到真正的落實和提升。
二、如何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氛圍
1.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多溝通交流。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學生充分信任老師,才能積極配合老師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只有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魅力,學生才能真正的信任老師,以老師為自己的榜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駕馭課堂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博學和英語課堂嚴謹的邏輯結構。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注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初中的學生正處于成長叛逆期,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讓英語課堂有條不紊的順利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知不覺成了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會信任老師從而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學習英語知識,那么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也就變得自然而然了。
2.英語課堂上與學生多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學以致用,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能夠讓我們對英語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和體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學生養成讀英語、說英語的好習慣。教師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學生的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都會逐步提高,這樣也會讓學生敢于表達,學會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學生的視野和學習能力都會得到逐步提高,課堂氛圍也會越來越活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競賽、討論的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夠讓英語課堂變得更活躍,更多姿多彩,從這個角度來說,師生的互相配合至關重要。
3.組織英語教學公開課、英語口語能力大賽增強學生的參與度。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教學公開課,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師生的相互配合中,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會越來越深入,學生會有更強的參與感和集體榮譽感,在準備和預習以及課文的分析講解中,學生可能會對問題有新的認識,更能與教師有更多的交流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多參加英語口語能力大賽,讓學生意識到說英語的重要作用,并能嚴格要求自己從而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活動能夠讓單調的英語學習變得更有活力,更充滿意義。這樣良好的課堂氛圍的構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結束語:
初中英語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離不開師生的共同配合和積極努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建議,考慮學生的感受并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只有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積極討論問題、回答問題、思考問題,英語教學才會日益進步,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自信,感受到快樂,感受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陳炎.走進生活,有效學習——淺談初中英語學習氛圍的創設[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2).
[2]陳春麗.如何構建和諧、快樂、自主、高效的英語課堂[J]. 新課程(上),2015,(08).
[3]李文英.淺談如何建立良好學習氛圍促進初中英語課堂和諧[J].中外交流, 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