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華
【摘要】小組合作在現在的中小學教學中得到廣泛的運用,但是在小組合作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值得人們去反思,去改進,使小組合作能真真正正、有效的進行下去。
【關鍵詞】小組合作 有效 小組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140-01
高效課堂構建對教學方式的變革及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使得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小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給沉悶枯燥的課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這無疑有助于學生克服學習的焦慮,有助于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但是,許多教師引領下的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偏重于形式,沒有反思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存在著諸多問題和遺憾。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此進行再思考。
1.教師對學生放任。
化學課上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有的教師或退至教室的一側耐心等待,或蜻蜓點水般在各學習小組間游走,沒有指導、監控學生的交往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開始依次聽取各小組的匯報,匯報完畢,課堂教學活動便宣告結束。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可有可無,游離于小組合作學習之外,即使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過程中出現了知識錯誤,有些教師也置之不理。小組合作學習處于一種缺乏監控的自由放任的狀態。 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中,處于主導地位。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監控,教師在小組合作開展時在小組中巡回指導,提供必要的啟發、幫助和建議,參與其中,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的良好合作氛圍,把課堂還給學生不是把自己置身度外,而是融入其中。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沒有價值的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過于簡單,缺乏討論交流的價值,甚至與記憶性的知識也要討論,學生合作時無所事事,浪費課堂時間。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仍然是教師追求形式主義,違背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
3.沒有經過學生獨立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不當,表現在教師提出問題后,馬上要求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交流,并沒有騰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自己學、自己想、自己試,其實這種貌似熱烈的合作活動,由于少了獨立思考這一前提,大部分學生的思維還未啟動,因而很難進入實質性的學習交流活動之中,致使部分學生不動腦筋思考,討論不深刻,收效甚微。
4.轟轟烈烈的“一言堂”。
學生的參與度,特別是三四組員的參與度不高,小組合作變成優秀學生的舞臺,慢慢的三四組員就變成了聽眾,和“灌輸式”教學如出一轍。只不過進行灌輸的人由“老師”換成“小老師”而已,漸漸地他們對小組合作學習失去了興趣,表現得冷淡、麻木,直至自我放棄。轟轟烈烈的小組合作學習又變成了“一言堂”,失去了合作的意義與價值。
針對這一情況,小組任務一定要明確,角色分工要合理。要讓三四組員有事干,能干好,調動起積極性,愛上發言,愛上小組合作,才能起到小組合作的作用——互幫互學。
在化學教學的征途中,還有很多難題困惑著我,比如小組合作的評價問題,如何改變單一評價,如何讓評價有效等等,但正是對這些問題的不斷思索,讓我對教學始終抱有熱情,更堅定了我繼續探索的決心和信心,我愿在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不管何種形式的教學,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是最重要的,一切應從實際效果去考慮,不能牽強附會,要恰當地組織運用這一形式,真正發揮出它的功效——互幫互學,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