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頡
【關鍵詞】 數學教學;“小老師”;應用;優勢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106—01
“小老師”教學模式是讓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讓學生自己在相互幫助以及當老師的體驗中相互促進、相互學習,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一般情況下這種教學形式最好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效果會更好,每個小組都配一名小老師。這種教學形式的優勢在于每個學生都可以放松自我,更好地融入到團體里,讓學習氛圍更加融洽,而且還可以更好地互動,每個人都能在群組里發揮自己特長的同時與同學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從而促進全體成員全面發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小老師”教學模式的應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取長補短,讓教學質量事半功倍
在應用這種教學模式之前,教師一定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長處和短處,按照學生不同的個性、能力、性格、性別等分析,對學生進行分組安排,最好是以4到6個人為一組。教師應該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細心程度、責任感、積極性等,把綜合評分最高的學生聘任為“小老師”?!靶±蠋煛钡慕巧饕菗敊z查作業、批改作業、幫助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等。
比如,在教學完“乘法分配律”一課后,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比較具有典型性的作業讓學生在課下或者課上練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練習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乘法分配律的知識點,并且學會知識點的分析和歸納,為學好乘法分配律打好基礎。“小老師”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充分發揮輔導的作用,如果同學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對他進行指點和輔導。如果“小老師”也不懂,就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內相互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實在解決不了,再尋求教師的幫助。
二、增強教學的實踐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課外的作業,讓每個學習小組在“小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探討?!靶±蠋煛痹谛〗M學習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發揮積極引導的作用,鼓勵不愛發言或者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多發表自己的見解?!靶±蠋煛边€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組織和講解的能力,如果遇到難點或者是重點,可以有效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掌握并理解這一重要知識。
比如,在學習完“時、分、秒”這一知識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鞏固,教師可以留幾個典型的作業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之間應該相互配合,一個人展示鐘面,一個人觀察具體的時間,一個學生來識別這一時間,其他學生對該學生的回答進行判斷,然后再由“小老師”更換組內負責的內容,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識別時間?!靶±蠋煛笨梢詫γ恳粋€學生的答案進行記錄,并給大家及時糾正錯誤,保證大家共同進步。
三、以嶄新的學習模式,創造更高的學習效率
當“小老師”的方法讓學生感到很新鮮,能夠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教師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內容,讓學生以老師的身份登上講臺,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氛圍中。因為“小老師”本身也是學生,所以這種通過學生教學生的方式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因為他們都是同齡人,更容易交流和溝通。
比如,在教學“元、角、分”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小老師”上臺為大家講解。教師可以提前為“小老師”準備講解的道具,幫“小老師”設計講課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可以先通過幻燈片等圖片展示的方式為大家講解,讓大家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然后再通過不同人民幣之間的換算,為大家講解在實際的生活中如何進行人民幣換算、購物。“小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其余的學生可以隨時進行自由提問。當“小老師”解決不了的時候,教師可以幫助“小老師”進行補充回答或者幫忙解答。
總之,“小老師”教學模式能夠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可以改變以往的學習狀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體驗學習的快樂,充分融入到學習氛圍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小老師”的優勢作用》的研究成果,課題號:GS[2016]GHB0142)
編輯:王金梅